八上数学优化设计(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八上数学优化设计(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admin 2025-11-15 社会资讯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优化习题设计,注重培养核心素养”。设计丰富多样的习题,满足巩固复习应用拓展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满足不同网络作业方式的需要。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双减”文件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我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按统一要求布置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我设计作业类型如下:

基础性作业:让基础一般的学生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主要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为主体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结合直观和空间观念等。如我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节中基础练习是这样设计的:

1、学校的教室长7m,宽6m,这个教室的面积是( )平方米。

2、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长80m,比宽长25m,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琪琪用面积为1d㎡的小正方形量家里餐桌的面积,沿着长边摆了12个,沿着宽边摆了8个,这张餐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个练习从基本面积的巩固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学以致用。

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拓展性作业:对于基础好的,在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了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生潜能,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学习数学学习兴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一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如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节中拓展性练习是这样设计的:

1、从一个长5dm,宽24cm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边长为16cm的正方形彩纸,可以剪成多少个面积是4c㎡的小正方形?

这两道题使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实践性作业:并不是每一课学习之后都需要设计,而是要对整个单元的数学教学目标充分解读,再根据单元的基础性练习内容剖析学生还需要经历怎样的思考过程,进而进行相应的实践作业设计,不一定要探究出一个新的重要发现,而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去表达,去展现他们个性化的思考结论。

在本单元中我通过让学生测量和计算客厅的面积,以及数学思维导图的设计让学生对于本单元需要落实的知识点和生长点都涉及到了。为了加强习题的开放度,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设计了一个探究型作业:一个平面图形,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请画一画写一写,说明白你的道理”。

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总之,数学的作业形式可以多样,不仅仅只是做题,可以阅读、实验、游戏、绘本、魔术、可以进行STEM项目化学习。让数学因为作业的形式改变而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临渭区南塘小学 雷芬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八上数学优化设计(优化作业设计 助力双减落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