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环保局网站建设(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年度收官)

苏州环保局网站建设(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年度收官)

admin 2025-10-15 招贤纳士 17 次浏览 0个评论

点击上方「中国环境新闻」可以关注我们

污染防治攻坚战 苏州又拔头筹

苏州市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

“年度收官”

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年度收官”

12月13日上午,苏州市环境保护局组织“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项目验收会,由苏州市发改委、纪委、财政局、水利局及高新区环保局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环保局对项目整体建设情况的介绍和江苏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平台建设成果的汇报。经过专家组的专业评审,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工作。

苏州“排头兵”

2018年伊始,苏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率先在全国提出以科技决胜污染防治的创新理念,建立首个“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

6月25日,“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在苏发布。随后,由苏州市政府牵头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限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经过三个月的多方协同配合、技术攻关,10月24日,苏州市政府举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上线仪式。全市29个相关部门及各县、区政府班子全程参与并见证了项目的正式启动。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截止11月底,已实现平台的应用及数据的运行。12月13日,项目顺利完成验收,为2018年画上完美句号。

苏州“实干家”

苏州“鱼米之乡”,人文“勤劳富庶”,自古成就来自辛勤的劳作和持续的坚守。平台建设过程中,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苏州市环保局全力主导下,在苏州市纪委的协调推进下,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才有了今天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1)协同调度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体系,联动发改委、经信委、安监、税务等19个部门协同办理,完成了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337件,省级环保督察信访交办案697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问题56项、太湖约 谈问题22项以及“263”专项行动现场抽查督办等。

(2)建立机制

为保障项目建设及运行,先后建立多项技术及管理相关机制,其中包括: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专项行动协同推进机制、纪委跟踪督办机制。

(3)区县走访

4个县、5个园区、25家单位;

(4)应用培训

先后完成涵盖“散乱污”专项整治、中央督察“回头看”任务调度、协同推进平台应用等10余批多场次培训,人员覆盖太仓、昆山、工业园区等地职能部门、乡镇以及专项行动业务人员。

(5)数据成果

对接17个部门、整合清理135项数据清单;数据覆盖10个区(市),90个乡镇街道,19个工业集中区,159个湖泊,816条河流,3.8万家排污企业、402家重点排污单位、934个入河排污口,121家规模畜禽养殖厂,145个污水处理厂。

苏州“样板间”

一、目标导向挂图作战

聚焦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最为关键的指标和目标任务,合理利用现状指标和数据,通过平台如实反映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切实实现“挂图作战”。例如,通过决策看板可以直观的展示“水十条”国考、省考未达标的断面和区域。

二、多头联动协同作战

打破传统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模式,以平台为抓手,首先建立市级横向部门间、市县纵向层级间的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让数据协同起来。其次,平台支持将任务分解成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尽其职、分工协同,实现水利、农业、水利等15个部门的联动协同治理。

三、执纪监督 有力保障

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党政双责机制,创新引入执纪监督机制,建立移动化任务督办,由市纪委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效果开展嵌入监督和精准监督,并实现与苏州市“智慧监督”平台的数据对接,为污染防治工作的协同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四、持续推进 长效管理

近日,“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的应用推广已落实到全市“263”攻坚办指挥部,这一举措,目的在于将项目成果强化统筹推进,持续发力。目前,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等市已全面启动县区应用试点工作,以平台为依托,实现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下沉,落实问题整改、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攻坚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苏州环保局网站建设(苏州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平台一期年度收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