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的
探索者
杨羿
西南石油大学
地质学硕士
加入勘探事业部近一年,已顺利完成从理论型学生到具备现场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转变。实习期间,我深入3口探井现场学习录井与测井工艺,掌握岩屑捞取与鉴定全流程,熟悉录井参数监测、实验分析及传感器校验等核心技能。同时,参与多口风险探井的地质资料整理与方案编制,积极参加近10次专业培训,并在国内煤层气年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在LT1井驻井期间,以“地质工程一体化”思维贯穿工作全程,从取心评价、地质导向、加砂压裂到放喷排液全周期跟踪,全程参与本井工况分析与措施制定,学习现场取心工序与导向实施要点,能够结合地质认识优化压裂参数,持续跟踪返排效果,目前已初步具备综合地质跟踪能力。
与地层对话的
地质尖兵
马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质学硕士
在钻井平台轰鸣声与现场岩屑的陪伴下,我在四口井进行了实践学习,这段深入油气勘探前线的经历,让我真真切切受益匪浅。
现场学习期间,我逐步掌握了岩屑系统描述、液面坐岗记录、气测数据分析等技能,每一次亲手洗净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岩屑,都让我对地层的理解加深了一分。特别是在LT1井的时候,每一次卡层我都一起观察分析,对岩屑的认识与地层分层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在LT1井完钻过后,我针对随钻地层压力撰写了论文,并投稿第七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现场实习生活锻炼了我坚韧的心态,枯燥的生活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工程-经济结合的
复合新兵
文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井工程硕士
入职一年来,长期驻守3口探井现场,参与7口井的结算资料处理与审核、3口井申报书签认、1口井的概算与成本分析,以及多轮造价交流和培训。
在现场学习中,我全面跟踪页岩油水平井钻进流程和川西北自流井段钻头使用,通过梳理川中、川东等多区域地质与钻井实践,积累了地层风险识别、箱体控制、钻头磨损分析及工程故障判断等经验。
在“工程经济一体化”学习过程中,我结合造价培训和工程资料处理,掌握了结算要求、定额计算和成本分析要点,初步形成了工程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思维。
化学与钻井液的
研究员
戴尧
长江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
实习期间共赴4口钻井现场驻井学习,将钻井液理论知识与生产现场相结合,深入学习了钻井液体系设计原理、体系维护与环保、复杂地产应对方式等。
在LT1井参与处理井漏和断钻具故障,学习了堵漏材料优选与工艺设计,以及落鱼识别、打捞工具选型和打捞管柱组合优化等关键技术。学习了应对盐膏层、强水敏性地层、裂缝性漏失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井液配方优化与工程对策,增强了处理特殊工况的技术能力。
此刻立于井架之下,我不再是仰望钢铁巨兽的学子,而是能与地宫对话的勘探兵。未来愿做向地层深处挺进的钻铤——越压越韧,以青春为刃,劈开能源报国之路!
团队成长新启示
01 以专业知识为背景
扎根现场、夯实基础,在井场淬炼实战能力。
02 养成工程-地质-经济
一体化学习思路
齐心协力破解地质与工程协同的复杂命题。
03 交叉学习的新模式
以团队成员多专业学科交叉学习的新模式,逐步形成系统性技术思维。
未来,我们将延续“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思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青春为钻头,向地球深部挺进;以智慧为铠甲,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雏鹰已展翅,少年正登峰。我们成长故事,仍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管柱优化(感悟成长收获季丨雏鹰砺翅练本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