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通办优化(丰台区从200公里到10公里 全市通办服务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全市通办优化(丰台区从200公里到10公里 全市通办服务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adminqwq 2025-11-28 社会资讯 1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全市通办”政策在北京市的全面铺开,不动产登记服务迎来一场历史性变革。依托“异地受理、属地审核”模式,打破长期困扰群众的行政区域壁垒,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便利办”,推动政务服务由“区域分割”迈向“全域协同”。地处南中轴核心地带的丰台区登记中心凭借其覆盖全市五分之一区域的交通辐射力,三个月的时间“全市通办”受理审核量已累计突破600件,不断刷新不动产登记新速度,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群众企业共享“时空折叠”红利。齐先生作为一家融资担保公司的代理人,是这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过去,他清晨7点就要出发,驾车辗转怀柔、昌平、西城、丰台四区登记中心,单日行程超200公里,常常在各区之间穿梭到下午4点才能完成工作。“以前最怕客户急着放款,光在路上就耽误大半天。”齐先生回忆道。如今,他只需抵达距离公司10公里的丰台区登记中心,通过“全市通办”服务就能同步办理四区抵押业务。从受理到各区审核完成,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在自助机上打印好抵押登记证明,“工作时间一下子缩短了不少,真是太方便快捷了!”齐先生感慨道。这也正是“全市通办”改革效能提升的有力印证,不仅大幅缩短企业群众跨区奔波的交通和时间成本,更为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和运营发展赢得宝贵时间。

丰台区:从200公里到10公里 “全市通办”服务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机制创新打通服务“任督二脉”。针对跨区业务初期出现的流程衔接不畅、信息传递滞后等痛点,丰台区登记中心精准施策,迅速建立跨区联动工作机制,选派业务骨干负责“全市通办”事项,主动“走出去”对接各区,搭建日常沟通桥梁,提前掌握审核要点。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提供政策咨询、材料预审等前置服务,采用“受理链+审核链”双链并行模式,安排固定人员负责跨区业务的受理和审核,确保整个流程像链条般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显著压缩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成本,跑出登记服务“加速度”。

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丰台区登记中心将不断优化“全市通办”服务,聚焦流程再精简、协同再深化、体验再升级,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智办”迈进,将更多高频登记事项纳入通办范围。同时,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普及“全市通办”优势,提升群众知晓度和使用率,让这项惠企利民的政策赋能更多市场主体,助力首都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登记动能”。

供稿:丰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二科 綦雨蒙

来源: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全市通办优化(丰台区从200公里到10公里 全市通办服务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