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网站建设(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贵阳市网站建设(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admin 2025-11-22 招贤纳士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市级融媒体矩阵达94个,建成市级单位融媒体分中心50余个。

“贵阳融媒问政”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国报协2020全国媒体融合创新典型案例,栏目先后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一等奖、第三十六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民用商用服务平台“壹刻宝”2021年11月上线以来,已经汇聚用户超17万。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相关要求和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跟新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市一张网、对外千条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迈出了以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带动全市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坚实步伐。

强平台,媒体融合蹄疾步稳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中央作出大力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战略部署,明确地方媒体的未来一定在“融媒体中心”。

同年10月,贵阳市启动融媒体中心建设。4年来,贵阳市按照“1113+1”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强力推动,逐步建立起了“一中心、一支撑、一张网、三平台”,外加数据融媒产业培育的全媒体生产传播组织架构——

“一中心”,以发展实力较强、媒体融合条件较好的贵阳日报传媒集团为依托建设贵阳市融媒体中心,推动全市信息资源要素的跨层级、跨平台、跨行业融合。

2018年10月,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启动。此后,贵阳市融媒体中心指挥平台工作机制逐步构建完善,明确由贵阳市融媒体中心编审调度中心负责对全市媒体采编播发的业务统筹和编审调度,由市委宣传部下属的贵阳市媒体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落实管理指挥、考核评价、资源整合等媒体单位无法承担的职能,推动贵阳广播电视台各板块新闻业务全面融入市级融媒体中心。

同时,研发建设贵阳市融媒体中心采编技术平台,融合运用多种技术,开发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审调指挥云、采编播控云、移动工作台等功能模块,大力推动市县媒体采编播发业务全面接入,建设全市统一的采编技术平台和24小时编辑平台,以“云采编”形式与市县媒体共同打造24小时编辑平台,形成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传播的跨媒体业务协同机制,形成融合运用多种技术、适应多介质的新闻生产格局。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投入使用的贵阳市融媒体中心。

“一支撑”,成立贵阳市媒体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作为支撑市级融媒体中心实施指挥调度、整合政务资源、推动服务融合、联通数据资源、落实考核评价的行政支撑。

2021年7月,贵阳市媒体融合发展服务中心获批设立,作为市委宣传部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中心拥有28个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今年4月,贵阳市媒体融合发展服务中心首批工作人员到岗。

“一张网”,构建以“贵阳融媒大脑”为技术支撑的“全市一张网、对外千条线”的传播体系,以及“三级协作、四级融通”的业务协同体系。

2019年3月26日,市、县以及教育部门融媒体中心的同步揭牌上线,标志着全省第一个市级融媒体中心、第一个市级单位融媒体分中心建成。2021年9月,首批50个市级单位融媒体分中心挂牌。到2022年底,贵阳市将力争实现市级单位融媒体分中心挂牌突破100个。

“三平台”,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以及民用商用服务平台。

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平台。目前,贵阳网在全国272个城市新闻网站中综合传播力常年保持在前20名,甲秀新闻APP下载量已经超过280万,知知贵阳APP下载量超过110万,贵阳网抖音号累计发布短视频超过4000个,粉丝数超过652万,点赞量约2.9亿,其中386个短视频阅读量超过千万,在全省媒体中排名前列。

“十四五”期间,贵阳市力争将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甲秀新闻APP、贵阳广播电视台知知贵阳APP打造成为下载量分别突破2000万和500万的媒体平台。

大力推动“贵阳融媒问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融媒问政平台已累计转办群众反映问题建议31284件,办结率达94.7%,市民满意率达84%;“贵阳融媒问政”栏目累计刊播全媒体稿件20110条,收获网络主动点击量超4.2亿次,网友评论逾360万条,栏目先后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一等奖、第三十六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紧扣“15分钟生活圈”民生需求,完善“壹刻宝”民用商用服务平台功能。目前,“壹刻宝”为全市近100家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52所学校和10多家体育场馆提供预约管理功能。该平台还将开发智慧社区功能、智慧服务功能,聚合优质社区商户,构建社区空间生活服务场景;开发“15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导航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便民服务。

强作品,扩大媒体影响力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时代主流媒体的使命任务。贵阳市坚持“内容为王”,做足“贵阳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增强扩大了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力。

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贵阳市融媒体中心整合市县两级力量,在最紧张的8天时间内刊播稿件17000条,制作新媒体产品200多个,实现网络传播量超过36亿次。

202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播曝光量超6亿人次;2021数博会全渠道推送相关稿件7000条次,累计浏览量超13亿次。

2022年5月,多渠道推送“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打造相关稿件、图片、短视频等近千条,累计阅读量近1.5亿次、评论14万条、点赞量20.1万次。

此外,贵阳市还主动挺进互联网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借助移动传播,贵阳市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推出了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融合作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策划推出图文、海报、3D动画、VR、视频、H5电子杂志等5000余条(个)原创新媒体产品;联合全国100多家城市新闻网站,开展“百年百城百馆——穿越时空的对话”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和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推出“70秒·遇见贵阳”系列微视频,运用航拍的方式,全景展现贵阳的发展变化,阅读量达到2亿多。

贵阳广电依托CUTV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联合全国百家地级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外宣平台“爽爽贵阳 百城百媒”活动,让更多受众了解贵阳贵安的“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

强融合,抢占新兴传播阵地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人才、设备、技术、业态优势,贵阳市通过加强各个业务板块的有效整合,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

依托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协助经开、高新、双龙、综保4个开发区建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并携手贵阳广播电视台协助建设了贵安新区融媒体中心。目前,1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和贵安新区融媒体中心的信息资源,均已接入市级融媒体中心。同时,贵阳日报传媒集团与贵阳广播电视台还采取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调度的方式,协助50余家市级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建设了融媒体分中心,并将市级部门融媒体分中心信息资源接入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全市各级融媒体中心发展通讯员队伍超过4200人。

2019年10月,为宣传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贵阳市级融媒体中心联合1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组成联合采访报道团,围绕各区(市、县)的脱贫攻坚、中高端制造、民生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开展联合报道,报道形式涵盖了图、文、视频、直播、H5、图解等,形成了市级融媒体中心统筹报道,县级融媒体中心“你报道我、我宣传你”的联动传播格局。

同年,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建成后首次亮相贵阳市两会,五天会期,累计收获网络传播量超过5100万。此后三年,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动教育、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融媒体中心,走上市两会现场,结合部门工作采访代表、委员,实现了市两会宣传报道的创新。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图为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正在直播。

此外,以贵阳市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为整合出口,大力加强面向全国各级各类互联网平台的渠道拓展。目前,已实现与全国性互联网媒体平台的内容接入,持续向学习强国、人民号、新华号、新华社客户端、今日头条、搜狐、网易等合作平台推送内容产品。

2021年以来,“学习强国贵阳学习平台”已累计发布稿件1.3万条,其中6300余条稿件被贵州学习平台采用,370条优质稿件被总平台推送至首屏醒目位置。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贵阳贵安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极大提升,绘就了网上网下“同心圆”,贵阳贵安的大地上,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强产业,增强自我造血机能

市场浪潮之下,主流媒体必须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贵阳依托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对资源的整合、服务的融合、用户的聚合,不断探索和培育以数字产业为重点的融媒特色产业,成绩斐然。

从2013年成立之初营收仅300万元,到2021年营收实现4503万元,8年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成为全国为数不多靠滚动发展支撑的新媒体运营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内 ,编辑记者正在工作,撰写编辑稿件。

贵阳广电依托媒体传播优势,打造了“爽爽贵阳”融媒矩阵、聚焦“爽爽贵阳”城市IP;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院一园”;与马蜂窝共同打造“广电发射塔”地标+城市生活目的地。

“筑翼行”是贵阳广电探索“广电+科技+垂直领域”发展模式,开发的公共出行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平台以“一车一码,一码通用”的轻量化场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车辆多维度数据监控、人员实时调度、异常状况预警、疫情防控、移动支付、投诉建议、失物找回、行车轨迹分享等行业监管和便民服务功能。目前,“筑翼行”平台用户数已达253万。

下一步,贵阳市将依托市级融媒体中心对资源的整合、服务的融合、用户的聚合,探索和培育以数字产业为重点的融媒体特色产业。

其中,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将做大做强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争取上市;建设3.8万平方米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园,吸引知乎数字文创、新浪贵州等数据融媒产业聚集,打造10亿级别的文化数字产业园区。

贵阳广播电视台将做强“筑翼行”数字文旅、融媒贵阳直播基地等产业项目,做强数据融媒产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丽)

相关新闻:融合转型笃行不怠 创新发展戮力前行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探索之路

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2018年,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受市委宣传部委托,先行先试,按照“全市统筹、分级负责、优势互补、市区联动、统一出口”的原则,作为技术平台建设和运维主体,建设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迈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一步。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贵阳日报融媒体中心一角。

4年多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深入整合市县两级媒体资源,建立完善新闻业务协同融通机制;专注打造传媒矩阵,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积极探索利用政务服务资源,提升媒体综合服务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在转型之路上笃行不怠。

构建统一技术平台和统筹调度体系。通过搭建贵阳市融媒体中心技术平台,一方面向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统一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在全市范围内新闻宣传高效管理和调度指挥构建了技术平台。

通过设立贵阳市融媒体中心编审调度中心、贵阳市融媒体中心24小时编辑部、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一部两中心”,有效统筹协调贵阳市融媒体中心的业务、24小时内容编发、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研究等工作,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传播”。

构建融媒传播体系。以集团为主体,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和行业部门融媒体中心为支撑,建设“两微一端”融媒矩阵,构建报、网、端、微融合互动的融媒格局,推进市县(行业)媒体要素资源的全方位整合,拓展各级各类互联网传播平台渠道。

目前,集团以甲秀新闻APP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已达63个,总下载量(粉丝数)突破3100万;已协助4个开发区、贵安新区、30个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设了融媒体中心;对外接入了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等省级融媒体传播平台,并以承接百度贵州频道、ZAKER贵州频道、学习强国·贵阳学习平台内容维护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与全国性互联网媒体平台的内容接入。

构建“一园三组团”产业格局。探索主业突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市级融媒体中心产业路径。聚焦“一中心三平台”建设,深耕互联网文化宣传主阵地,突出媒体内容生产和产业数字化核心功能,形成网络传播服务、舆情监测研判服务、视觉产品生产服务、网络传媒技术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集团融媒体营收占比达到60%以上。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征程上,贵阳日报传媒集团以革新求变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按下融合发展的“快进键”,跑出深度融合的“加速度”,奏响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汇聚强劲正能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丽)

相关新闻: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绽放活力

——贵阳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亮点纷呈

贵阳广播电视台、贵阳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创新思路方法,以“强省会”必须“强媒体”的决心和信心,全力打造“四强”媒体。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同心向未来大型融媒体直播”中,贵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宋飞六盘水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向市民介绍贵阳与六盘水如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阳广电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以优质作品聚流量,以流量汇集聚人心,让“贵阳贵安声音”更加清晰响亮。

2022年4月23日,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贵阳广电牵头,联合全省其他八个市州广播电视台共同发起“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同心向未来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四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观众跟随着镜头尽览多彩贵州的秀美山川,深切体会到了贵州“黄金十年”发展取得的成效。大小屏融合传播,在全省收获了110万的在线观看量,众多短视频产品在朋友圈刷屏。

海外专栏《贵阳时间》获得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移民安置点的孩子们》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专题类一等奖;纪录片《桥见贵州》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奖……

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蹲点村寨看“五治”系列报道中,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虎俞均深入当地村民家中,与村民话家常,谈农村“五治”带来的变化。

和作品一起涌现出来的,还有一大批“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俯下身、沉下心,进社区、走村寨,用脚步丈量、用真心聆听,贵阳广电全媒体记者把百姓的所需所盼与各项民生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在媒体融合的考验中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铁军。

此外,在不断做强自身全媒体平台“知知贵阳”的基础上,贵阳广电以渠道拓展为引领,不断建强传播阵地:全省首个落地欧洲的外宣栏目《贵阳时间》(现更名为《爽爽贵阳》),全市100多家市直融媒体分中心的建设推进,“筑翼行”交通融媒体传播矩阵,融媒贵阳直播平台……从产品到渠道,从平台到生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主流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息。下一步,贵阳广电将积极融入贵阳市融媒体云共享平台,实现内容生产、信息聚合、推广传播、调度指挥的全市统一指挥调度体系,不断壮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矩阵,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贵阳答卷”。

编辑:范天一

统筹:汪东伟

编审: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贵阳市网站建设(勇立潮头迎风起 守正创新融出彩贵阳市创新推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纪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