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五育并举”教育实践,推动高校资源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首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石景山区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东区)暨“新芽生长少儿美育成长空间”正式挂牌。该基地由高校与社区文化空间联合共建,通过“劳动+美育”创新模式,探索“双减”背景下校地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作为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新芽生长”集少儿特色书店、美育实践基地、社区文化驿站等功能于一体。此次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合作,首创“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少儿美育空间”双平台联动机制。基地将通过多语种绘本共读、传统文化手作工坊、少儿美育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构建“以劳育美、以美润劳”的实践场景,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少儿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
挂牌仪式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格日勒表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重要举措。高校将依托学科优势,开发‘多语种+美育劳动’特色课程,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区中锤炼本领,助力公共文化空间提质增效。”新芽生长创始人周蕾介绍,空间已规划“大学生导师制”“非遗文化劳动课堂”等系列项目,未来将形成可复制的校地合作范式。
据了解,该基地建设凸显三大创新特色:一是打破传统劳动教育边界,将高校智力资源注入社区美育空间;二是构建“高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链,大学生通过策划阅读活动、指导手工创作等实践,提升社会化能力;三是打造“儿童友好型”劳动教育场景,让少年儿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老山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刘佳表示,此次合作是“五育融合”实践的一次突破性尝试,为全国校地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将以此为样板,推动更多高校与公共文化空间结对共建,促进教育资源与基层文化服务双向赋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石景山老山网站建设(石景山区老山街道校地协同创新 赋能少儿五育融合发展)》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