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江西网讯(冯正经 康仁梅)7月6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 、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召开2023年九江市国省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公路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华东同志围绕奋力书写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公路篇章目标要求,介绍九江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管养情况。
据介绍,2022年的9月22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在这38条措施中,支持九江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要地就占7条,多次谈到了公路建设、路网优化,给公路部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8月,九江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九江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描绘了我市未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蓝图。作为九江公路行业主管部门,市公路发展中心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立责于心、履职于行,始终锚定“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普通国省道建设养护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稳步实施,让规划的美好蓝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十四五”规划以来工作成效。一是工程建设实现“新速度”。“十四五”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公路运输保障服务水平,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先后实施S209彭泽县东升镇升级改造工程、G105永修县云山集镇段改线工程等13个工程项目,其中在“十四五”的头两年完工10个项目,累计完成里程67.5公里,完成投资约16.2亿元。特别是在2022年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我市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S218罗溪至盘溪升级改造、G532星子横塘至共青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三期)、G220武穴大桥南互通至金丝村升级改造工程3个工程项目和环庐山公路“白改黑”建设任务,实现如期通车。这几条路通车后,有效地解决了我市西南部山区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了新的赣鄂出省通道,完善了沿江疏港功能,促进了沿江产业发展。
二是养护管理迈上“新台阶”。积极转变“三分建、七分养”养护管理新理念,加大养护投入力度,扎实做好养护各项工作。以创建“畅安舒美”示范路为引领,完成示范路建设81.2公里,打造了G220东深线、G316长同线等部级示范路。以狠抓日常养护为主责主业,在2022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中,我市修水县的湘竹水库二桥代表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参评,获得总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桥梁养护管理水平获得国评组和省交通厅的高度评价,市公路发展中心荣获2022年度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截止2022年末,除穿城过镇部分外,市公路部门管养普通国省道1532.622公里,沥青路面901.844公里,占58.8%,水泥路面630.778公里,占41.2%。累计完成养护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约228公里,总体优良路率达到97.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普通国道优良路率达到98.3%,普通省道优良路率达到97%。
三是安全管理开创“新局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原则,持续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危桥改造和灾害防治工程。“十四五”以来,排查整治国省公路安全隐患1200余处;改造普通国省道危桥13座,基本消灭普通国省道上的四、五类桥梁,危桥处置率实现100%;消除隐患里程350公里,水毁路段当年修复率实现100%。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路灾害预警与防治监管体系与桥梁监测系统。新组建了1支九江市公路应急抢险大队,加强了12支“浔庐先锋”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了全市各县区公路安全应急队伍全覆盖,建立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和防范救援措施,打赢了抗冰除雪、水毁抢修保通保畅攻坚战。
四是路网结构展现“新成效”。现在,九江市规划路网调整后有8条国道和19条省道(八纵七横十二联),共计1805.539公里,其中国道884.174公里,省道894.655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1516公里,占比83.9%。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公路运输能力,实现市内相邻县通达耗时均在1小时以内、覆盖城镇率达93%。
五是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累计建成服务区11个、停车区7个、公路驿站6个,其中熊门岭服务区等6处设施被评为全省星级服务设施;优化提升综合养护中心、应急保障基地、养护道班布局,完成县级路网分中心建设12个,全市163套智能监控设备在线率达到97%以上,智慧情报板月均发布出行服务信息80条,准确率及时率达100%,逐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层次明晰、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兼顾应急”服务型公路管理新格局,为社会公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提供全方位服务。
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华东表示,九江市公路发展中心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将按照市“十大攻坚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公路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努力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绿色、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提升我市在全省和沿江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公路先行官的引领作用。一是实施建设“提质升级”工程,畅通路网内外循环。全面梳理全市瓶颈路段或低等级公路情况,努力争取更多的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挤进交通部、江西省规划库,加快推进G105湖北黄梅至江西共青城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含新开至永安过江通道)、九江至湖口跨湖二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实施G353武宁县罗溪至修水县黄沙段公路改建工程,按期完成S214马都线都昌县城绕城段改建工程、S221修水界下至杭口镇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逐步形成沿江快速通道互联互通、公路路网纵横交错、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打通交通“大动脉”,从而增强出行灵活性、强化区域联系,改善交通环境,实现片区交通“微循环”。二是统筹规划“内外衔接”工程,提升区域运行效率。近年来,随着九江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区管辖范围不断扩容,城市路网规模急剧扩大。城乡结合区特别是城市近郊区公路作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过渡路段,界限模糊、责任不清,不同程度存在着公路服务水平下降、公路服务功能缺失、道路事故风险上升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的双网融合。下一步,将进一步理顺九江市公路网络特别是国省干道网与城市路网的通达和衔接,提高衔接融合水平,推动双网融合,更好地服务于九江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拓展创新“交旅融合”工程,服务全域旅游发展。以庐山、庐山西海、鄱阳湖等旅游资源为依托,高品质规划建设普通国省道旅游廊道,继续加快重点景区周边普通国省道示范路、智慧公路和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完善国省道配套设施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出行旅客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促进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九江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胜地。
以“畅安舒美”为导向,加快公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现代化水平。坚持以科学化、精细化养护为准绳,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加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投入,努力构建“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一是全力推进“畅安舒美”示范路建设。继续大力实施示范路建设,致力提升普通国省道公路管养水平、安全条件和路域环境,不断融合绿色、安全、舒适、便捷、智慧等关键元素,全方位打造“路在树中、车在绿中、人在景中”的高品质生态公路。二是全力推进养护科学化进展。利用“互联网+”5G技术,加快普通国省道管养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设完善智能养护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实时预测、评估、鉴定养护工作成效;加快路网管理平台资源整合,打通数据共享壁垒,让数字多跑路,实现桥梁运行隔空把脉、路面泼洒实时预警、公路巡查无人机自动巡航;加快“机器换人”行动,逐步配齐、配全专业养护机械设备,不断提高养护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化养护方式转变。三是全力推进公路服务品质提升。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指南,打造一批“标准统一、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驿站和道班,通过不断完善公路服务设施,持续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品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时代承担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全市公路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地”目标和“八个区域中心”定位,认真履职、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积极推动全市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探花
审核:高超
签发:钱隆
声明:“赣鄱儿女网”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后台以便及时更正或删减,谢谢!
注【《赣鄱儿女》杂志社旗下赣鄱儿女网(中华儿女江西网)是中央重点新闻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华儿女》报刊社驻江西记者站原官方网站基础上改制的融媒中心暨共青团中央直属《中国青少年广播影视网》江西频道工作站发布平台!欢迎社会各界广告宣传合作共赢,您的作品由赣鄱儿女平台(中央和全国及海外媒体网络TV)为您报道。投稿合作:jxnc81@163.com】
本网宗旨:“遍写人民领袖政坛新秀,尽书风云人物华夏俊杰!”
“立足江西,辐射全国,宣传报道优秀的中华赣鄱儿女!”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九江网站建设(九江市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稳步实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