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团一行走进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展厅。
10月22日,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四个一”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西安举办。全省60余家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西安,深入政务服务一线、产业园区与龙头企业“沉浸式”感受西安营商环境的“加速度”,共同见证全省17个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名单的发布,现场解码陕西以“四个一”体系优化服务效能的实践路径。
沉浸式观摩
多场景展现西安营商环境实践亮点
走进陕西省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对运行情况的细致讲解,让观摩团深化了对营商环境建设的认知;西安市纪委监委分享的“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平台”成焦点——自上线以来,“码上举报”收到诉求1937件、受理交办668件,“码上监督”归集数据6328条,推动解决企业诉求177件、项目堵点143个。“科技+监督”模式筑牢公平市场根基,成为西安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硬核”实践。
在西安高新区丝路科技・人才・资本大市场,这里聚焦建设项目从拿地到投产的全周期重点环节,以“四即”集成式改革,生动展现了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的硬核实力。以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为典型样本,西安高新区通过全链条、全周期的精准服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不仅助力项目一期实现12个月内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跑”,还创下业内建设速度新纪录,更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西安理工大学刘丁教授团队与奕斯伟深度联动,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国产大尺寸集成电路单晶硅生长设备,打破技术壁垒,更是通过“以投带引”,持有奕斯伟拟上市主体股权,浮盈近5倍,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民生温度”同样动人。“代办中心”窗口前,企业经办人一句“以前跑三四次,现在一次就办完”,成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生动注脚;企业开办自助服务区,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提供“一对一”的业务代办、政策解读等贴心服务,实现申报零成本。对于无法到现场的也不用担心,中心还提供“远程咨询+在线指导”,引发参会人员围拢交流,不少人现场询问政策复制推广细节。
而在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展厅内,一幅“中哈农业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合作图景,让现场观摩者直观触摸到营商环境优化背后的“外向型价值”——这里既有“三三三”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高效便利,也有“政策兑现进大厅”“出口合同定制标准化”等辨识度十足的改革举措,为企业拓展国际合作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企业“走出去”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营商环境的坚实支撑。
成果分享交流
全方位彰显“四个一”体系实践实效
在推进会现场,成果分享与示范授牌环节层层递进,全面展现陕西营商环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省发展改革委首先通报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用翔实的数据呈现政策落地、服务升级的整体成效。
经验交流环节亮点频出:省自然资源厅详解“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试点,以“一站式”服务缩短项目周期;西安市纪委监委分享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平台运行及诉求闭环机制;榆林市介绍营商环境机制创新做法;合阳县详解12345热线“分类处置+限时办结”成效,确保诉求落实;汉阴县展示“项目+税务”双管家、流程再造等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成果分享后,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宣读全省17个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名单,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高新区、浐灞国际港成功入选,占比近四分之一,成为名单中的“亮点区域”。不仅彰显了西安四区的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更标志着陕西以“一品牌、一机制、一平台、一热线”为核心的“四个一”工作体系,已从顶层设计全面走向实践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成果。
西安市政府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将以此次推进会为重要抓手,系统总结并推广政务服务提质、监督保障强化、企业服务增效等领域的硬核举措,持续探索兼具实用性与普适性的“西安经验”,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模式”,为全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西部城市的智慧与力量。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鑫 文/图 编辑 张冬娜)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西安优化推广(构建可复制可推广西安模式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四个一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