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同学们准备布置“中国载人航天成就图文”展览,小濮拟写了一段前言,请你帮助他解决以下问题。
宇宙苍穹,浩渺太空,承载了人类永恒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肩负着中华儿女①____(邀 翱)翔太空的梦想,书写了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辉煌历史。他们的奉献是长年累月的忍耐,是鲜血汗水的无悔付出。航天员在太空的③_____时长不断突破,从蔚蓝星球飞往浩瀚星空,中国航天人的创举不断刷新纪录,让人们更加坚信,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更加行稳②_____(致 至)远。
1.语段中三个加粗的字怎么读?请你帮他选择( )
A.zài léi hān
B.zài lěi hàn
C.zǎi lèi hān
D.zǎi lěi hān
答案:B
解析:承载(zài),长年累(lěi)月,浩瀚(hàn)。
2. 语段中①②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翱;致
3.填入语段中横线③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逗留B.驻留C.驻足D.保留
答案:B
解析:A项,逗留:暂时停留。B项,驻留:停留。C项,驻足:停止脚步。D项,保留:留下,不拿出来。此处形容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停留,应用“驻留”。故选B。
4.大家纷纷献策,下列从中摘录的语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作”搭配不当,“振作”应改为“振兴”。
B.“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太空、建设航天强国”语序不当,应改为“探索宇宙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C.“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历程”。
D.“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又取得新突破”,该句成分赘余,应删去“又”。
答案:A
解析:A项有误,应把“振作”改为“振奋”。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向寰宇再叩苍穹
——写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殷泽昊
①2024年4月25日下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广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此举行。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着航天服,迈着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走出,开始了叩问太空的征程。
②此次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都是“80后”:1980年出生的指令长叶光富,参加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分别出生于1989年和1987年的李聪和李广苏,都是首次飞行。他们如披挂出征的将士,步履从容,信心满满。
③叶光富回忆了自己的“飞天”历程:神舟十三号在轨期间,他第一次进行出舱活动。俯瞰地球,他看到了美丽的极光、闪亮的光斑和五彩斑斓的陆地。那次任务中,他进行了太空授课,与青少年天地互动。这些美好的记忆,让回到地球的他念念不忘。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能再上一次太空?
④2024年4月,叶光富作为指令长以全新身份再次承担飞行任务,带领两位新队友踏上征程。他期待在全面建成的空间站里工作、生活,完成新实验任务,再次出舱,遨游太空。
⑤李聪心中航天梦的种子,是在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时种下的。2020年,李聪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他离自己的航天梦仅一步之遥。课业忙碌、训练繁重,面对挑战,他一直锲而不舍。对于出征太空,李聪信心满满:“我已做好准备,干就完了!”
⑥李广苏是第三批航天员中唯一的文科生。他表示,面对大量理工科知识的学习任务,自己天资平凡,唯有努力,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宿舍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狂奔的蜗牛”,是李广苏用了很久的社交软件昵称,他以此勉励自己坚定地走好每一步。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狂奔的蜗牛”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次他要奔向太空。
⑦叶光富激动地表示,仰望苍穹,在浩瀚的太空中,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而且经过几代航天人接力,“一居室”已被建成了“三室两厅”的别墅。此时此刻,他发自内心地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⑧据了解,此次航天员乘组将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任务,比如,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实现我国在太空培育脊椎动物的突破;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
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介绍,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⑩“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叶光富!”“航天员李聪!”“航天员李广苏!”
⑪“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下达命令,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⑫“点火!”20时59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点火发射,载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和3名航天员向太空飞去。
⑬飞天梦圆,探索无止境。大气层外,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在等着他们,浩瀚太空在等着他们……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26日)
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中的“再”字强调了载人飞行任务的连续性,凸显了我国对太空探索的执着与坚持。
B.文章聚焦神舟十八号发射,展现了三位航天员的风采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C.文章在描写航天员的个人经历时,运用大量的神态、动作描写,文字细腻生动,语言幽默。
D.文章采用了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叙事顺序,层次分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答案:C
解析:C项表述有误。文章在描写航天员的个人经历时,并没有运用大量的神态、动作描写,也没有语言幽默的特点。文中主要是通过对航天员的语言叙述和经历描述来展现他们的形象和精神,如叶光富回忆自己的“飞天”历程、李聪讲述航天梦的种子及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李广苏表示面对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故选C。
6. 请从修辞手法或遣词造句的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一个批注。
答案:示例一(修辞手法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空间站”比作“太空家园”“别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空间站的重要性和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表达了航天员的自豪之情。
示例二(遣词造句角度):“仰望”“浩瀚”等词写出了太空的广阔,“属于自己的”强调了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果,“此时此刻”“发自内心”等词增强了情感表达的真挚性,整句话表达了航天员对祖国航天事业成就的骄傲与自豪。
解析: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批注,需先判断所运用的修辞,然后赏析其表达效果。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空间站”先后比喻为“太空家园”和“别墅”。“太空家园”表现了空间站对于中国航天人的重要意义,“别墅”则形象地写出了空间站的发展变化。从最初的“一居室”发展到“三室两厅”,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站建设方面的巨大进步和成就,也表达了航天员对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自豪之情。若从遣词造句角度作批注,需先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赏析其表达作用。画线句中,“仰望”“浩瀚”等词写出了太空的广阔,凸显了中国航天人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中建立“太空家园”的不易和伟大。“属于自己的”这一表述,强调了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独立自主和成果。“此时此刻”和“发自内心”等词,增强了情感表达的真挚性。整句话表达了航天员对祖国航天事业成就的骄傲与自豪。
7.在“中国梦・飞天梦”阅读分享会上,杨杨准备制作一块展板介绍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航天探索。请你结合文意,给他的展板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要说明。(请避开本文标题)
答案:示例一:《逐梦太空,永不止步》。理由:文章主要讲述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航天员的相关情况,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不断探索太空的历程,“逐梦太空”体现了航天人的目标,“永不止步”突出了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文章内容相符。
示例二:《航天征程,奋进不息》。理由:“航天征程”概括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奋进不息”强调了航天人在这个征程中不断努力、奋斗不止的状态。这个标题传达了中国航天人在实现飞天梦的道路上持续前进的决心和勇气。
示例三:《苍穹之约,探索无限》。理由:“苍穹之约”寓意中国航天人与太空的约定,表达了他们对探索太空的向往和承诺。“探索无限”则体现了航天探索没有尽头,中国航天人将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此标题富有诗意,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紧扣主题。
解析:主题明确为“中国梦・飞天梦”,围绕中国航天人的航天探索永不止步来拟标题即可。标题要恰当,能体现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和探索不止的特质,同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拟定。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优化问题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空间站课时优化训练)》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