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学陆陆续续开学了,爸爸妈妈们可算把憋了这么久的小神兽们送回校园了。
经历长假期,孩子们在家都待“皮”了,没有老师的约束,孩子们不免有些心散。特别是让他们一下子从放松的假期生活转变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孩子们很容易出现上课了坐不住、犯困、走神、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这就是开学综合征。
上课出现分心走神,听课效率就会变低,严重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效果。这时候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为了提升孩子学习效率,很多家长都会直接放弃孩子的兴趣培养,比如学乐器、学唱歌等等,觉得兴趣培养没有啥用途,是浪费钱的做法,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兴趣培养对孩子有诸多好处,除了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脑科学家们还有新的发现。
02
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系统科学家罗伯特·德西蒙和他的团队针对乐器对孩子的影响做了一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这项研究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把中国幼儿园里74名4-5岁,母语为汉语的儿童,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孩子每周要上三次钢琴课,每次45分钟;
第二组孩子去上额外的阅读课;
第三组是对照组,在日常课程外不再上其他课。
六个月后,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儿童辨别字的声调、声母和韵母的能力。
测试结果显示,上过钢琴课的孩子在辨别声母不同的汉字上明显优于上过阅读课的孩子。
同时,前两组的孩子在辨别韵母不同的汉字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孩子。
研究人员通过脑电图观测了孩子的脑活动,他们发现:当听到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时,钢琴组的孩子对声调变化更敏感。
德西蒙说:“辨别字音,也就是能够听出字与字之间的差别,对于孩子学语言来说很重要。如果想要孩子能更好地辨别声音的差异,包括语言发音的不同,学钢琴比额外的阅读更有效”。
这意味着学乐器能提高孩子的辨音能力,进而提升学习语言的能力。
03
科学家们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乐手的大脑,发现乐手在演奏乐器时,大脑中的各个重要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
孩子大脑出现这样的反应,其实就是孩子在兴趣培养过程中,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在孩子兴趣学习中,能够有效刺激锻炼胼胝体,这个部分连接到了大脑左右两侧半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受到刺激,人的协调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期间的肢体活动和触觉反应,能刺激大脑中的运动皮层,这个部分专门控制人的肢体运动。
另外,在兴趣培养过程中大脑参与的其他部分还有,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等,这些重要部位。
在大脑各部位协作时,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了最优化状态。
04
孩子兴趣培养一边能帮助改善着其大脑的功能,一边稳定大脑电波运动状态,这是一种能让他们区分不同声音和进行听觉记忆的能力。学习时间越长,孩子能记住听见内容的能力就越要比常人好,通俗点说就是增强孩子记忆力。
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学习形式来帮助他们学得更快并且不容易忘掉,让大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让人愉悦开心的激素,让我们高兴。当孩子的情绪处于愉悦状态时,大脑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不同的想法,促进形成更好的学习能力。
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家长可以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孩子更好地提升学习力。
当然,除了拓展课外兴趣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同样的原理对大脑进行锻炼——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竞思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通过专业仪器对孩子大脑的脑波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孩子在学习或做事出现分心走神、紧张等情况时,脑波数据往往波动比较大,相关的神经活跃度减弱。
这时系统会通过提醒的方式让孩子注意力回到当前的任务中来,长期训练,帮助养成高效用脑习惯。
同时还会通过辅助训练,帮助孩子做巩固提升,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选择能力,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完成眼前的任务。
家长不妨留言说说,还在在新学期开学,都有哪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出现,上课出现分心走神,孩子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的时间又是多久呢?
如果大家想要确切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专业训练方法,在文章下或后台留言,专家老师免费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脑波优化(保持脑电波波动稳定)》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