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都知道,要想实现目标,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学会借力。
“草船借箭”思维即借力思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整合外部资源,补平自己的短板,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果。正所谓造船出海,不如借船出海。
如果你想要创业,然而却发现自身在资金、技术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创业目标,并稳定立足于市场,光靠自己的力量显然不行,此时就要学会借助外部力量,寻找资金、技术支持,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突破个人的局限,实现合作互补,以此积累竞争优势、崭露头角。
而经过日积月累的蓄势,你不但会更高效地达成目标,也能让自己不断地收获成长。
这便是“草船借箭”思维。单打独斗,难以成事;学会借力,则万事可成。
事实上,“草船借箭”思维的应用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抗战时期,我国之所以能赢得抗战的胜利,一方面是伟人们的英明领导,另一方面是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除此之外,外部力量的支持也很关键,比如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借助多国力量,协同抗战,最终实现共赢。
可见,抗战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草船借箭”的思维,没有先进的武器设备、超前的技术,就借力于外部力量,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共赢的目的。
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家长常常感到迷茫,明明自己很用心,但还是没有教育好孩子。其原因很可能是不具备“草船借箭”思维,不善于整合资源,而一味信奉“独立战斗”。
有家长认为:“要想做好教育,只要督促孩子在家里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这样他们才能取得好成绩,未来找一个好工作。”
这样的想法过于偏颇。这样的家长只想着:孩子的时间应该放在学习上,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说明我的教育是成功的。但“草船借箭”思维告诉我们,懂得整合资源、向外部借力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每天监督孩子学习,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吗?每天将孩子困在家里,真的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吗?每天坚持同样一件事,一定能实现预设目标吗?显然,无数实践证明,答案都是否定的。
在教育实践中,不能盲目遵从传统做法,即便有所成效,但单打独斗式的努力早已不适用于当今时代。做好家庭教育,也绝非个人的力量可完成。
对于“草船借箭”思维,除了要知道实践方法,还需集合实际,灵活应用。
家庭教育时,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思考:“我是怎样的家长?”、“我的孩子有哪些偏好?”、“哪些教育方式更适合我家?”然后经过综合考量,选取最优教育法。
因此,所谓“草船借箭”,并非盲目利用外部资源,而是基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围绕教育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应用,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与孩子共同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草船借箭优化(谈处事草船借箭思维)》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