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优化(加强六个优化打造线上教学特色范本)

在线教学优化(加强六个优化打造线上教学特色范本)

admin 2025-11-15 信息披露 18 次浏览 0个评论
加强“六个优化”打造线上教学特色范本

盐田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受访单位供图

“娴熟的技术运用,流畅的教学设计,积极的师生互动,学科的融通整合,充分展示了盐田区线上教学好的经验和成果。”3月31日,深圳市教育局举办国家级信息化实验区示范区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盐田区云海学校陈铭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线上英语课例《My bedroom》,以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实验方向做了第一期的展示分享,获得专家点赞。本堂课虽是线上教学,但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力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的体验感,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市中小学延迟开学时间。线上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有了前两年的经验积累,今年在统筹组织开展全区线上教学工作时,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密部署、精准施策,特别强调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师资运用、课堂管理、师生状态管理六个方面优化的推进和落实,力求提升线上教学效度,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

●撰文:叶淑萍 陈尚宝

▶▷未雨绸缪

周密部署线上教学方案

收到深圳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发布的《关于全市2022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返校有关事宜的通告》后,在盐田区教育局统筹领导下,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未雨绸缪,通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扎实周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一方面,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迅速成立了区、校两级在线教学领导、教学管理、教学教研、教学支持工作小组,指导各校制定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召开家长会,就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居家在线学习进行说明和答疑,就防疫和心理健康进行指导。

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盐田区许多学校采用无接触防疫情的方式,由学校行政、老师们分年级分班打包整理教材,通过快递上门的方式将教材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盐田区还为个别贫困家庭提供了平板设备,确保所有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线上学习。

另一方面,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时发布《盐田区教科院组织指导线上教学的行动方案》,指导调整线上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各学科教研员通过精选推送资源,指导学科做好在线课程设计;通过每日巡课指导各校教师做好线上教学,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教研员的巡课步骤和巡课要求都做了细化。各校则由科任教师每天负责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源(绘本、游戏、微课等),指导学生居家学习。

只有熟悉掌握平台操作,师生在线上才能真正互动起来。围绕优化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优化师资运用、优化课堂时长管理和优化师生状态管理,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全区教师开展了7次线上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制定《线上教学技术指引》《在线教学家庭宽带免费提速申请指南》等,加强在线教学技术保障,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

在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组织协调下,各学科教研员每日进行巡课反馈,各校领导、行政及科组长、年级长等同时全面开展巡课检查,每日形成线上教学简报,表扬优秀典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提醒和整改。同时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宣传推广线上教学的先进经验。

▶▷六个优化

全面提升线上教学效度

科学精准地开展教学组织管理是整个线上教学正常运转的纽带和核心。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切实加强在线教学组织管理,指导各学校扎实做好市教育局提出关于线上教学的“六个方面”,同时结合区域情况进行升华,以“六个优化”要求全面提升线上教学效度。

优化教学平台方面,目前盐田区各中小学老师均能够熟练使用 ClassIn、腾讯会议平台,灵活运用平台各种功能辅助授课,主动探索多种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及各学校敦促师生提高出镜率,打破云端教学空间限制,营造“线上如线下”的学习氛围。

优化教学资源方面,全区各学校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树立“大资源观”。各学科教研员、科组长、骨干教师悉心指导教师们综合运用国家、省市级平台线上教学资源,灵活借助互联网平台、时政资源服务学生学习。同时加强课程重组与整合,实现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整体优化,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更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真正使课堂“活起来”。

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持续关注与改进线上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各学校搭建交流沟通平台,相互借鉴,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各学科教研员带领教师创新建构居家学习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生活实际等相结合,指导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精简授课语言,注重师生互动高频次的同时更重视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师资运用方面,盐田区注重名师引领,推送优质课程,带动学科教研,形成“头雁效应”。各校在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灵魂”作用,有序开展科组、备课组线上教研活动的同时,根据老师的教学优势,统筹推动教师资源再分工,通过任务重组,让一部分老师负责授课,另一部分老师负责巡课,对学生进行管理和个别辅导,老师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迪,不断优化教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线上教学质量。

在优化课堂管理中,盐田区各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科学编排课表,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长,保证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同时在文化课中穿插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为优化师生状态管理,盐田区通过“区校师”三级巡课制度,对所有网课进行全覆盖巡课,全面加强对师生教与学状态的了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要求各校推出特色德育课程、心理健康辅导,加大关心关爱师生力度,对特殊学生加强个别辅导,体现教学温度。

▶▷五育并举

各校线上教学亮点突出

课堂高质量,课后轻负担。在“六个优化”的推进下,盐田区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涌现出一大批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及教学方法。

以盐田区外国语学校为例,该校坚持每周筹备、推送各种类型的公开课,并组织同科组教师听课、评课,丰富了线上教研活动的内涵。该校还推出《校长带你听讲座》大型系列综合素养提升公开课,无论是首期嘉宾——国际帆板锦标赛冠军陈佩娜带来的“一个女性征服海洋的故事”,还是第二期嘉宾——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任医师刘朝晖教授带来的“我为外国元首做针灸”,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师生家长受益良多。

作为具有诗教传统的老校,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把课前三分钟的吟诵从线下移到了线上。线上教学以来,该校语文教师精研教材,立足线上教学,通过精彩的讲解、趣闻轶事的补充、对学生积极的启发与评价,构建了引人入胜、余味悠长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学生不仅学到了诗词知识,更学到了知识背后的智慧以及智慧背后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价值观。

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的项目式学习形式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此鼓励各校各家庭积极开展线上项目式学习活动。自2016年以来,盐田区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进行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和落地,且受益良多。去年疫情期间,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发了一套适合中国3至15岁(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家庭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操作指南,即“家庭项目式学习六部曲”,并分学段提供相关活动主题供家庭选择,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认可。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教学应该聚焦‘成人、成才、成群’三个目标。其中,成群即引导学生既要充分认识自我,也要学会融入群体,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在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天才看来,线上教学更能锻炼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在线教学优化(加强六个优化打造线上教学特色范本)》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