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战略优化(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

管理者的战略优化(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

admin 2025-11-13 社会资讯 11 次浏览 0个评论

关注【熊老师】,私信“落地”二字领取员工绩效、绩效管理、股权合伙人全套视频学习!

导语:

很多管理者每天看似忙得脚不沾地,可到了晚上复盘时却发现:该推进的项目没进展,该解决的问题还在那,自己累得够呛,团队业绩却没见起色。

其实,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缺少一套科学的工作节奏。今天要分享的管理者 “633” 工作法,就是帮你理清每日工作重点的 “导航图”—— 从平时的积累,到早晨的规划,再到晚上的复盘,跟着做就能让工作效率翻倍,还能快速提升管理能力!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一、平时 “六勤”:做好日常积累,管理才不慌

管理者的能力不是靠 “临时抱佛脚”,而是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想要在管理中从容应对,就得做到这 “六勤”:

1. 脑勤:勤学习、勤思考、勤总结

管理没有 “一劳永逸” 的方法,市场在变、团队在变,你得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念、行业知识,才能跟上节奏。比如每周读一本管理书,每月参加一次行业论坛;遇到问题时多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做完一件事后及时总结经验,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能少走弯路。

就像字节跳动的管理者,会定期组织 “复盘会”,不仅总结项目的成败,还会思考 “如何优化流程”“如何提升团队协作”,正是靠这种 “脑勤”,才让团队能快速迭代、不断成长。

2. 眼勤:勤观察

作为管理者,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工作,还要多观察团队成员的状态:谁最近工作积极性不高?谁遇到了难题却不敢说?谁在默默努力却没被发现?

比如你发现某个员工最近总是加班,却没出成果,通过观察发现他是因为对新工具不熟悉,这时你及时帮他安排培训,就能帮他快速走出困境。“眼勤” 能让你提前发现问题,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3. 耳勤:勤倾听

很多管理者喜欢 “一言堂”,却不知道 “倾听” 才是了解团队的关键。要多听下属的想法:他们对工作有什么建议?在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阻碍?对团队氛围有什么看法?

比如阿里的 “政委体系”,就要求管理者经常和下属 “一对一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正是因为 “听得够多”,才能制定出更贴合团队需求的管理策略,让员工更有归属感。

4. 口勤:勤打电话、勤沟通

管理的核心是 “沟通”,很多矛盾和误解,都是因为 “不沟通” 造成的。要勤跟下属沟通工作进展,跟其他部门对接协作细节,跟客户了解需求反馈。

比如你让下属负责一个项目,不能只布置任务就不管了,要经常打电话或开短会,问他 “有没有需要支持的”“进展是否符合预期”,及时沟通才能确保项目不跑偏。

5. 手勤:勤发信息、勤发圈

这里的 “手勤” 不是让你刷手机,而是通过 “发信息” 及时同步信息,通过 “发圈” 传递团队价值。比如每天把工作重点发到团队群里,让大家明确方向;把团队的成果、员工的成长发到朋友圈,既能激励员工,也能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6. 腿勤:勤拜访客户

管理者不能总待在办公室,要多出去拜访客户,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让团队的工作更贴合市场。比如销售团队的管理者,每月至少拜访 5 个核心客户,听他们说 “产品哪里好用”“哪里需要改进”,这些反馈能帮团队调整策略,提升业绩。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二、早晨 “三问”:做好一天规划,工作不盲目

很多管理者一到办公室就被各种琐事缠住,最后把重要的事抛到脑后。其实,每天早晨花 10 分钟问自己三个问题,就能让一天的工作更有方向:

1. “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要 “具体、可落地”,不能说 “今天要推进项目”,而要说 “今天要和技术部对接完项目需求,让他们给出初步开发时间表”。明确了目标,你才知道哪些事是 “重点”,不会被琐事牵着走。

2. “我今天要提升哪些方面的技能?”

管理能力的提升要 “循序渐进”,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要练习 “倾听技巧”,在和下属沟通时多听少说;明天要提升 “时间管理能力”,尝试用 “番茄工作法” 专注处理核心事。每天进步一点点,久而久之就能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

3. “我今天如何能做得比昨天更好?”

昨天没做好的事,今天要想办法改进:比如昨天因为没提前沟通,导致跨部门协作出了问题,今天就要提前和相关部门对接好流程;昨天因为没控制好时间,导致会议超时,今天就要设定会议时长,确保高效沟通。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三、晚上 “三思”:做好复盘总结,成长不停止

晚上下班前花 15 分钟 “三思”,不仅能理清一天的工作,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让成长更有方向:

1.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可能是解决了一个之前不会的问题,可能是从下属身上学到了一个好方法,也可能是从客户反馈中了解到了一个新需求。把这些 “收获” 记下来,慢慢积累就能成为你的 “管理知识库”。

2. “今天我是否完成了目标?”

如果完成了,总结一下 “哪些方法起了作用”;如果没完成,分析一下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目标定得太满,还是执行中出了意外?找到原因,明天才能调整策略。

3. “今天做事我是否全力以赴了?”

问自己 “有没有因为偷懒而敷衍了事”“有没有因为畏难而逃避问题”。如果答案是 “是”,明天就要调整心态;如果答案是 “否”,就给自己点个赞,继续保持这份劲头。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四、总结报告怎么写?4 个模块帮你理清思路

很多管理者不知道怎么写总结报告,要么流水账式记录,要么抓不住重点。其实,只要包含这 4 个模块,就能写出清晰、有价值的总结报告:

1. 工作业绩:用数据说话

不要只说 “我做了很多事”,而是用数据呈现成果:比如 “本月带领团队完成销售额 120 万元,超额完成目标 20%”“优化了客户对接流程,让沟通效率提升 30%”。数据能直观体现你的工作价值。

2. 亮点经验:提炼可复用的方法

总结你在工作中做得好的地方:比如 “通过‘每日短会’同步工作进展,解决了团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团队主动加班完成项目”。这些经验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3. 问题分析:不回避、找对策

客观分析遇到的问题:比如 “项目延期了 3 天,原因是技术部人手不足,建议下次提前和技术部确认资源,避免类似情况”“部分员工对新制度有抵触,计划下周组织培训,详细讲解制度的优势”。正视问题、给出对策,才能不断改进。

4. 未来计划:明确方向和需求

规划下一步的工作:比如 “下周重点推进 XX 项目,计划完成需求文档撰写,需要市场部提供最新的行业数据”“下个月计划组织一次团队建设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初步预算 5000 元”。明确的计划能让工作更有章法。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五、优秀管理者的 5 个做法:不止高效,更要带好团队

掌握 “633” 工作法能让你更高效,但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还要做到这 5 点:

1. 选对的人,做对的事

不要试图 “把庸才培养成天才”,而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擅长沟通的人做客户对接,让擅长思考的人做方案策划。选对了人,再明确 “做对的事”—— 聚焦能带来核心价值的工作,不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上。

2. 成就下属为先

优秀的管理者不是 “自己厉害”,而是 “能让下属变厉害”。要多给下属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独立负责项目,帮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难题,当下属做出成绩时,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当下属能独当一面,你的管理压力会小很多,团队业绩也会越来越好。

3. 重视结果,多于关注过程

不要盯着下属 “有没有加班”“有没有按你的方法做”,而是看 “最终有没有达成目标”。只要结果符合要求,哪怕下属的工作方法和你不一样,也不用过多干预 —— 给下属自主发挥的空间,他们才能爆发出更多创造力。

4. 站高一线,也会团结部属

作为管理者,既要 “站得高”:关注行业趋势、公司战略,确保团队工作和整体方向一致;也要 “贴得近”:和下属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既能带领团队走对方向,又能让团队有凝聚力,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得到下属的认可。

5. 包容优秀人才,淘汰庸懒下属

对有能力、有想法的优秀人才,要多包容他们的 “小脾气”,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对那些消极怠工、混日子的庸懒下属,要及时淘汰 —— 容忍庸懒会打击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只有保持团队的 “活力”,才能不断进步。

总结:管理不是 “瞎忙”,而是 “有方法地忙”

很多管理者觉得 “管理就是多做事、多操心”,可实际上,高效的管理靠的是 “方法”—— 用 “633” 工作法理清日常节奏,用科学的总结报告复盘成长,用优秀的管理做法带好团队。

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每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管理者的战略优化(管理者想高效掌握 633 工作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