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教研促成长,凝心聚力共提升
为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近日合肥市西小南校嘉和苑校区科学组、音乐组、美术组根据学校安排,陆续开展了“一日教研”听评课活动,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戴厚文老师、合肥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吴蓉老师、合肥市音乐教研员蒋婷婷老师莅临指导。
科学组
梁四海老师执教的《建高塔》,进行了三个小组探究活动,经过自由猜测、说明理由、实验检测、概括结论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简单的实验中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再结合探究结果,小组设计搭建高塔,并进行了作品展示与抗风测试。上课过程中,梁四海老师以探究实验为起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建构了知识的递进关系,每位学生都兴趣浓厚,动手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焦燕老师执教的《摆的快慢》,从上一课学生的实验数据切入,引出本课研究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分组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摆锤质量的关系,并将得出的结论与摆在生活中的应用相联系。课堂活动中,焦燕老师注重思维活动的完整性,适时地给予学生新的启发,学生实验分工明确,操作规范,并把得到的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课后,进行了集体评课议课,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戴厚文老师从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育理念等方面,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科学组各位老师也在互相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美术组
张心怡老师执教的《多彩的拉花》一课,以实物皮筋和彩纸的区别导入,学生迅速进入观察思考状态。以情境故事森林联欢会贯穿始终,闯关模式一步一步让学生解决问题。在展示评价环节充分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拉花装饰自己或装饰教室,贴近学生生活,美术课才能使生命更加高尚和完美。
张婷婷老师执教的《家乡的小吃》一课,以视频歌曲歌词介绍美食小吃导入。欢快的歌曲,诱人的美食,调动学生味蕾,激发学生分享欲。学生踊跃介绍自己家乡的小吃,教师以自己家乡名小吃为例,讲述了背后的历史故事。以《舌尖上的中国》视频入手,学生总结家乡小吃从历史故事、材料、味道、颜色等方面来介绍。从传承传播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手工、海报、摄影、宣传片、开店等,学生大展身手,丰富视野,拓宽思维,提高了综合运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评课环节,教师们各抒己见,毫无保留谈收获,提建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合肥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吴蓉老师针对课堂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简要解析,强调备课思维要贯穿整个教材,要有链接性,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注重生成语言的交流,并指出“美术课不是让孩子成为画家艺术家,而是要通过绘画,手工作品,这个载体来培养孩子们一些具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家的点拨和评价下,美术组老师们茅塞顿开。
音乐组
崔洁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的《龙咚锵》,她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主线,通过动一动,笑一笑,引导学生感受春节的气氛,回忆春节的习俗,练习声音的跳跃感和稳定性。运用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帮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掌握知识目标附点音符,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体会音高的变化,轻松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刘静雯执教的是三年级的《捉迷藏》,她把整节音乐课设计成游戏闯关的方式进行,每一关都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自我探索,寻求答案,其中第三关一起唱起来,引导孩子们体会了附点节奏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第四关玩转打击乐,要求孩子们用小鼓、串铃乐器进行编创,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表演唱,孩子们在玩中学习,课堂氛围十分轻松。
课后合肥市音乐教研员蒋婷婷进行评课,在指出两位老师有待进步的地方的同时,肯定了嘉和苑校区音乐课堂的高效和专业,用一句“踏实的课堂教学,扎实的学科素养”结束了评课活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再次更新了教育理念。未来,嘉和苑校区全体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构建更智慧、更高效的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优化一日活动教研记录(双减进行时一日教研促成长)》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