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优化(崇明优化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

过程优化(崇明优化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

admin 2025-11-11 信息披露 51 次浏览 0个评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明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持推动党建与业务高度融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紧密结合,严格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所想所盼转化为提升队伍能力和成果的动力。

过程优化(崇明优化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聚焦提质强能 执法队伍现代化建设

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锻造生态环保铁军的重要任务,围绕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执法大队深入推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结合党史学习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专题学习、主题党日等一系列党建学习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认识,履行铁军职责。围绕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开展执法实务、办信调处业务、公文写作、摄影、视频制作等13项专项学习,培训40余场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此外,借助执法大练兵的平台,每年选树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使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调动党员干部职工苦练本领、提升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

聚焦智能智慧 执法手段多样化运用

执法大队积极拓展非现场执法的手段及应用,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对54家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20余次。探索运用无人机巡查、便携式VOCs检测仪等执法手段开展随机抽查,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将新型科技监管手段运用于日常执法中,开展精准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例如,接到市民投诉称“一企业违法将废水排入周边河道”,执法人员使用无人机仅花费10分钟即完成该企业及周边河道的巡查,大大缩短了执法时间的同时,有效节约了生态环境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又如,执法人员前往某废旧厂房内疑似违法加工点进行核查,现场发现该加工点大门紧闭、四周均有高墙,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拒不出面。面对这种情况,执法人员没有打草惊蛇,而是使用无人机对厂区进行巡飞,对院内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录像、拍照取证,锁定生产行为后,联系到加工点经营者,要求其配合调查,在铁证面前,加工点经营者只好承认违法生产的事实。

聚焦执法实效,执法监测协同化行动

执法大队探索建立执法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事前沟通、事中配合、事后反馈”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实现执法与监测协同的工作新常态。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依据环境执法需求共同制定了执法监测计划。现场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执法人员对排污单位生产情况、环保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调阅了生产记录和环保设施运行台账,并将采样过程记入现场检查笔录。监测人员根据监督监测任务安排和执法需求,填写采样记录,并结合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监测工作。通过环境执法与监测联合行动,精准找出了监测设施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执法和监测双管齐下的工作方式扫除了过去单一执法或监测存在的监管盲区,完善了环境执法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筑牢信仰之基、务求学习之效、激发奋斗之能。执法大队将继续紧密结合党史教育学习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执法,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切实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为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过程优化(崇明优化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