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基本信息课文出处: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安排:1 课时(40 分钟)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 “策、荐” 等生字,会写 “赢、策、谋” 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两次经过。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表格梳理等方式,探究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理解 “以弱胜强” 的策略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膑的智慧,明白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灵活应变的道理,培养策略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两次赛马的具体情况,理解田忌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教学难点:体会孙膑策略的巧妙之处,感悟 “扬长避短” 的策略思想。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生字卡片、两次赛马示意图、拓展思考题)学生任务单(用于梳理赛马过程)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 分钟)谈话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比赛吗?比如跑步比赛、跳绳比赛,如果实力稍弱的一方想战胜强者,有没有可能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 ——《田忌赛马》,看看故事里的田忌是如何在赛马中以弱胜强的。板书课题,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强调 “忌” 的读音(jì)和写法。(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10 分钟)自主识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策、荐、赢、谋” 等生字,重点指导 “赢” 字的结构(上中下结构,中间是 “贝”)和 “策” 字的笔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整体感知:提问: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田忌、齐威王、孙膑;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帮助田忌取胜)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第一次赛马(田忌输)—— 孙膑献计 —— 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三)研读课文,探究策略(15 分钟)梳理两次赛马经过:发放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第 2-10 自然段,填写两次赛马的对阵情况、比赛结果。
| 赛马次数 | 齐威王的马 | 田忌的马 | 比赛结果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 第一次 | 上等马 | 上等马 | 田忌输 |
| | 中等马 | 中等马 | 田忌输 |
| | 下等马 | 下等马 | 田忌输 |
| 第二次 | 上等马 | 下等马 | 齐威王赢 |
| | 中等马 | 上等马 | 田忌赢 |
| | 下等马 | 中等马 | 田忌赢 |
探究取胜原因:提问:两次赛马,田忌的马没有变,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了?(引导学生聚焦孙膑的策略)出示孙膑的话:“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先用您的下等马对他的上等马,再用您的上等马对他的中等马,最后用您的中等马对他的下等马。”小组讨论:孙膑的策略巧妙在哪里?(牺牲最弱的下等马,换取上等马和中等马的胜利,以局部的输换取整体的赢,做到了扬长避短)补充提问: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策略?(他观察仔细,发现田忌和齐威王的马脚力相差不大,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抓住了比赛的关键)(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7 分钟)情境思考: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赛马前发现了孙膑的策略,换了出马顺序,田忌还能赢吗?请你当一回小军师,帮田忌想想办法。(引导学生明白策略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联系生活:生活中有没有类似 “田忌赛马” 的例子?(比如体育比赛中的排兵布阵、学习中合理安排时间攻克难题等)鼓励学生分享,体会策略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 分钟)总结回顾:师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孙膑的智慧在于善于观察、灵活应变,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多角度思考,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布置作业:必做:抄写 “赢、策、谋、荐” 等生字,每个 3 遍;向家人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重点讲清孙膑的策略。选做:和家人玩 “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用 1-9 的扑克牌,每人 3 张,每次出一张比大小,三局两胜),尝试用 “田忌赛马” 的策略取胜,并记录下来。六、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次:上等马→上等马 中等马→中等马 下等马→下等马 (田忌输)
孙膑献计:观察仔细 扬长避短
第二次:下等马→上等马 上等马→中等马 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赢)
智慧:善于思考 灵活应变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田忌赛马优化教案(田忌赛马教案)》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