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几万”还是“省几个月寿命”?
——2023装修避坑现场实录
“水电工今天放我鸽子,明天瓦工涨价200,瓷砖还在路上,人已经想退房。
”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刚发生在成都某小区的真事。
评论区里两千多条“+1”,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腻子粉味。
自己找人装,到底还能不能省钱?
把2023年上半年的账本摊开一看,差距已经从去年的30%缩到15%左右。
工人日薪飙到500-800,好手艺的早被装修公司“包年”锁死,散单得靠抢,还得加价。618蹲守的特价砖,确实比公司报价低,但加上来回退货、补砖的打车费,一算也就省了个寂寞。
更惨的是,没人监工,砖贴歪了,撬了重来的水泥沙子钱,直接吃掉半年年终奖。
找公司就稳了吗?
整装套餐看着像“拎包入住”,拆开来全是“减配”暗雷。
一位刚收房的95后女生晒图:合同里写“德国进口水管”,现场是“德国技术——国内代工”;写“实木复合门”,到手是“实木贴皮+密度板芯”。
想升级?
可以,一页A4纸的“个性化增项”价格表,瞬间把预算抬回解放前。
更闹心的是,定制柜因为板材缺货,拖了45天,房租照付,人还得睡气垫床。
第三条路,是今年悄悄冒头的“互联网装修平台+独立监理”。
简单说,就是把设计、材料、施工拆成三段,平台当“淘宝”,监理当“差评师”。
住小帮、好好住上,同样一套90㎡,比传统公司低15%-20%,还能在App里看工人打卡,拖延一天自动扣200。北京一位程序员小哥,把这段经历发成vlog,弹幕里刷疯了:“原来装修也能像点外卖。
”
当然,没有完美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组合。
有人把硬装包给平台,把背景墙、手办柜留给熟悉的木工师傅,硬装省下的3万刚好砸进“兴趣坑”。
也有人反向操作:公司买套餐,再花5000请独立监理,把隐蔽工程拍成360°全景,谁还敢在电线里做手脚?
动工前,记得把“天眼查”当百度用,搜不到工商信息的,再便宜也别碰;合同里加一句“延期按天赔”,行业平均拖15天,每天赔200,写进去就是底气;尾款留10%,别心软,跑路的公司连微博热搜都来不及上。
装修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代价转移:要么花时间盯,要么花钱请人盯,要么一边掉头发一边交学费。
想清楚自己缺的是钱还是命,再点“确认付款”,比任何攻略都管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淘宝网站建设监理(自己找人装修 vs 找装修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