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域名注册网站有哪些常见的陷阱需要注意(域名暴富梦 背后的陷阱)

免费域名注册网站有哪些常见的陷阱需要注意(域名暴富梦 背后的陷阱)

admin 2025-11-04 主营业务 25 次浏览 0个评论

10 月 23 日消息,上海年逾古稀的张先生因轻信 “域名投资能暴富”,在 7 年间被曾有诈骗前科的沈某某骗取 522 万余元,而沈某某竟直言 “反正他一样被人骗,不如我来骗他”。目前,处于缓刑期再犯的沈某某已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再度敲响老年人防诈警钟。​

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域名投资曾被渲染为 “低投入高回报” 的风口,不少缺乏数字知识的中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本案受害者张先生常年痴迷古玩,偶然听闻 “注册域名转售能赚大钱” 后,便萌生投资想法。因得知沈某某曾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自认为其 “懂技术、有人脉”,张先生主动提出合作,希望借助对方经验 “干一番事业”,却不知已踏入精心编织的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沈某某并非首次作案。其曾在 2019 年 10 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而本次从 2017 年持续至 2024 年的诈骗行为,正发生在缓刑考验期内,属于典型的 “屡教不改”。​

“域名暴富梦” 背后的陷阱

图片来源于GDXXI-

2017 年起,张先生在沈某某的怂恿下陆续注册了数百个古玩相关域名。很快,“好消息” 接踵而至 —— 前后有 30 余个 “客户” 主动联系,表达高价购买域名的意愿,但每次都以 “网站需完善”“需办理资质” 等理由拖延交易,且拒绝当面签约或支付定金。​

为促成 “几亿的大生意”,张先生在沈某某的催促下不断掏钱:从 “证书费”“公关费” 到 “解冻费”,各类名目层出不穷。沈某某甚至会编造 “最后付款期限”,用 “我在银行门口等你”“再不交钱就错失良机” 等话术制造紧张气氛。据调查,沈某某用于 “证明资质” 的证书全是网上购买的假证,所谓的 “客户” 都是他雇来的 “托”,就连 “域名交易火热” 的信息也是刻意伪造的。​

直到 2024 年 9 月,7 年间累计支出 522 万余元却分文未赚的张先生才在儿子提醒下报警,这场持续七年的骗局终被揭穿。到案后,沈某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其冷血言论 “反正他一样被人骗,不如我来骗他” 更令人震惊。​

闵行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指出,沈某某利用张先生对互联网域名知识的匮乏,以 “合作投资” 为名持续骗取钱款,涉案金额达 522 万余元,已构成诈骗罪。加之其在缓刑期内再犯,依法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量刑符合法律规定。​

反诈骗专家李警官分析:“这类骗局精准抓住了老年人‘想赚钱、信权威’的心理,用‘专业人士’身份获取信任,再以‘虚假客户’制造希望,逐步榨干受害者积蓄。七年骗局未被识破,也暴露了老年人与子女沟通不足、对新型诈骗缺乏认知的问题。”​

张先生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懊悔道:“父亲一直瞒着我们投资,直到去年家里急需用钱,我们才发现他早已掏空积蓄,希望其他家庭能引以为戒。”​

这场横跨七年的诈骗案,不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折射出老年人防诈工作的薄弱环节。522 万的损失、缓刑犯的嚣张,都在警示我们:对新型诈骗的科普不能松懈,家庭间的沟通更不能缺位。​

如今骗局落幕,但类似的陷阱仍可能潜伏在身边。如何让老年人看清 “暴富神话” 的真面目?家人该如何及时察觉长辈的异常支出?对于屡教不改的诈骗分子,又该如何强化惩戒力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共同为老年人筑牢防诈防线。​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免费域名注册网站有哪些常见的陷阱需要注意(域名暴富梦 背后的陷阱)》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