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于艳彬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更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安阳林州市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党群合力,推动多元共治与服务下沉,用民生“温度计”精准丈量工作实效,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走进林州市开元社区,“社区大市集”人头攒动,便民服务直抵居民家门口;党员、警员、网格员穿梭于楼栋之间,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所盼。“共富工坊”内,待业妇女专注于手工制作,脸上满是增收的喜悦。“这是我们社区的‘共富工坊’,主要做手工钩花玫瑰,接企业订单最低一千支起步,完成一批大概需要半个多月到二十天,参与的居民每人能有二三百块钱收入。”开元社区网格员郭保红介绍道。
作为林州市最早成立的社区之一,开元社区已成功探索形成以“党组织引领”为核心、三级治理体系为框架、“五步工作法”为路径的“135”治理模式。今年,社区进一步打造“邻聚力”品牌,通过“三聚”平台凝聚合力,以“五邻”工作法提升效能,交出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亮眼答卷。“我们小区是建成三十年的老旧小区,之前水表被淹,我发现后立刻到居委会反映,居委会领导很快联系水厂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最终商议每户出资260元解决问题,小区环境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居民都很满意。”兼职网格员王付香说。
“打一个电话、点一下手机,问题就有人管、有人办”,这是林州市民对基层治理效率提升的直观感受。今年以来,林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接诉即办”平台建设为抓手,将全市46个部门的61条投诉热线整合并入平台,同时接入人民网留言、政府网站互动等线上渠道,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找准“落脚点”。
“平台已覆盖全市588个村(社区),2228名网格员、3318名行业网格员通过手机终端实时上报、动态处置,织就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格。我们实行紧急类问题2小时内响应处置、常规问题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高效办理模式。”林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琼介绍,今年以来,平台共受理解决问题16101件,按时反馈率99.57%,办结率99.88%,群众评议满意率92.58%;推送隐患预警事件13起,针对购车补贴、燃气安全、物业管理等高频共性诉求举一反三,助推六类问题开展综合整治,从根源上减少同类问题发生。
居民的点赞,更道出警网融合的实效。在林州市振林街道林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警务室同室办公,民警兼任支部副书记,通过这一创新举措,社区警情下降38%、12345投诉量减少62%。“之前二楼漏水,把我的商品淹了,楼主一开始不出面,也不愿赔偿,我特别困惑。后来通过社区民警多次调解,虽然花了些时间,但结果很完美,我特别满意。”汽车保养商户崔师傅说。
针对物业与业主间的“堵点”问题,林隆社区在物业公司建立党支部,辖区内各小区物业支部党员带头履职,主动解决群众诉求与难题,成为物业与居民间的“连心桥”。“我们把网格划得更细,让党员沉到一线,152名双报到党员和专职兼职网格员联动,实现群众诉求闭环解决;物业建支部后,党员占物管会成员一半以上。现在居民笑脸多了、投诉少了,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林州市林隆社区书记任冬梅表示。
如今的林州,邻里互助多了、依法办事多了,基层治理从“问题清单”转向“幸福账单”,从“多头管理”迈向“一网统管”。以党建引领的高效能治理,让各个社区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
“全市划分为2228个一般网格、3736个微网格,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我们创新实行警务人员到村(社区)兼职,推进警网融合,实现基础信息联采、风险隐患联治、矛盾纠纷联调;推动17个部门行业网格员下沉一线,实行简易事项直接办、复杂事项商定办、疑难事项指定办‘三办协同’。”林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树伟介绍,林州还出台“红色物业”十条措施,搭建社区党组织、物管委、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协商议事平台;发动2300余家社会组织成为签约“合伙人”,促进多元共治。同时,充分运用数智平台,实现接单、派单、办单、评单闭环管理与智能预警,推动基层治理从“解决一件事”向“化解一类事”转变、从被动应付向双向奔赴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编审:孙喜增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林州手机wap网站建设(安阳林州党建引领出实招撬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