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转矩输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优化转矩输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admin 2025-11-04 社会资讯 17 次浏览 0个评论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凭借高功率、低脉动、强可靠性已获得广泛应用,其特有的缺相容错能力更是保障系统持续运行的核心特性,但现有基于正弦电流模式的缺相容错控制限制了其容错性能提升。针对这一关键瓶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岚教授团队在《电工技术学报》2025年第10期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注入的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FRML)缺相容错控制策略,通过优化三次谐波注入量拓展电流优化空间并引入分配系数,为突破传统局限、提升全负载、变负载工况下的容错效能提供创新方案。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研究背景

现有研究中,缺相容错控制策略多基于正弦电流模式展开,该模式虽简化了控制实现,却大幅缩减了电流参考的求解空间,使得最小铜耗(ML)与最大转矩输出(MT)这两类核心优化目标难以兼顾,且现有FRML缺相容错策略也因依赖正弦模式,存在优化范围窄、控制器存储成本高、对负载工况适应性弱等问题,极大限制了电机容错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针对如何在平衡控制复杂度的前提下,突破正弦电流模式的局限,实现全转矩范围内铜耗与转矩输出能力的协同优化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团队通过优化三次谐波注入量拓展电流优化空间,并引入分配系数KA实现ML与MT策略的非线性融合,在不牺牲转矩输出范围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全转矩范围内的定子铜耗,提升了DTP-PMSM缺相故障下的运行效率与容错能力。该策略仅通过在线调整分配系数即可实现容错轨迹的平滑切换,避免了传统策略中复杂的查表操作,降低了控制器存储成本与实现难度,增强了工程适用性。

论文方法及创新点

1、单一目标下的三次谐波注入优化

向缺相后的相电流中额外注入三次谐波,通过坐标变换,将其映射为d-q平面的二次谐波,在拓展电流优化空间的同时,避免了高次谐波对控制器带宽的过高要求,平衡了控制复杂度与容错性能提升效果。基于fmincon求解器,以ML和MT为目标函数,优化谐波注入的幅值系数与相位偏移角,提升单一目标下的容错性能,三次谐波注入后的最优各相电流波形如图1所示。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图1 三次谐波注入相电流波形(a)ML控制策略 (b)MT控制策略

2、全转矩范围策略融合与参数调控

引入分配系数KA,将ML与MT策略进行非线性组合,提出了一种谐波注入FRML控制策略。针对不同负载工况,通过在线调整KA实现容错轨迹的平滑切换,如图2所示,避免传统策略切换中的阶跃问题,解决了在不同负载工况下难以兼顾铜耗与转矩输出的问题,并将转矩优化范围从2.2%扩宽至8.1%。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图2 谐波注入FRML控制策略的切换轨迹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表1 定子铜耗与转矩输出能力对比

3、结果分析与实验验证

动态加载实验中,谐波注入FRML策略在65.5%、67.7%、69.7%的额定负载下,铜耗较 MT策略分别降低6.2%、4.91%、3.1%,且转矩输出稳定,验证了全转矩范围铜耗优化的有效性。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图3 谐波注入FRML与MT控制策略对比实验波形(a)65.5%额定负载下的转速、转矩、分配系数与定子铜耗波形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图3 谐波注入FRML与MT控制策略对比实验波形(b)67.7%额定负载下的转速、转矩、分配系数与定子铜耗波形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图3 谐波注入FRML与MT控制策略对比实验波形(c)69.7%额定负载下的转速、转矩、分配系数与定子铜耗波形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表2 谐波注入FRML控制策略定子铜耗优化率

结论

1)相较于正弦电流模式,三次谐波注入后,ML与MT控制策略均能实现更小的定子铜耗和更大的转矩输出能力,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2)所提谐波注入FRML策略较正弦电流模式提升了容错性能,解决了不同负载工况下难以兼顾铜耗与转矩输出的问题,特定负载下定子铜耗优化率达3.1%-6.2%。

3)所提策略为DTP-PMSM缺相故障下的高效可靠运行提供了创新方案,简化的控制方式降低了工程应用难度,对相关领域具有实践价值。

团队介绍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本课题团队负责人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肖岚教授、王勤教授和伍群芳副教授,团队先后主持及承担课题共24项(含国家级纵向6项、省部级及其他基金类8项、重要横向委托7项、国外合作3项等),团队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肖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航空电源系统、逆变器并联及并网控制等。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伍群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效能功率变换,空天电能源系统,电力电子可靠性,数字化智能变流装备等。

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艾星全,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多相电机容错控制。

本工作成果发表在2025年第10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基于谐波注入的双三相PMSM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控制策略“。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航空基金资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优化转矩输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全转矩范围最小铜耗缺相容错的控制策略)》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