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盯着ACOS,预算烧得比谁都快,单量却原地踏步,这场景是不是每个亚马逊新卖家都经历过?
别再把调广告当成按计算器了,这背后都是一套组合拳。
很多人以为广告优化就是加否定、调竞价,但亚马逊广告系统早就不是那个简单的逻辑了。
现在是AI驱动的时代,系统需要大量数据去“学习”你的产品最适合卖给谁。
新广告没曝光?
别急着动。
亚马逊的归因窗口有7天甚至14天,你今天看到的数据可能是几天前点击的结果。
72小时只是起步,给它一周时间学习是基本尊重。
这期间,别去检查什么埋词了,先看看你的Listing图片、视频、A+内容够不够吸引人。
点击率(CTR)不行,曝光再多也白搭。
自动广告里跑出高花费的词,千万别直接否定。
这是系统在告诉你:“嘿,我觉得你的产品跟这个词有关系,你快看看!” 哪怕没转化,也说明你的Listing在某个方面让系统产生了这种联想。
正确的做法是,把它拿出来单独开个手动精准广告,用低预算测试。
同时回头审视你的Listing,是不是哪个地方的描述让系统“误会”了?
比如你卖的是“手机散热器”,但文案里提了一句“玩游戏不卡顿”,系统可能就会给你匹配到“游戏手柄”的流量。
为什么竞价加到天上都抢不到首页?
因为你的权重不够。
广告权重不只看竞价,还看转化率、历史表现和Listing质量。
大词抢不过,就去打“商品投放”,直接定位到竞品的详情页下方。
让那些已经被竞品说服的买家,在下单前最后一秒看到你这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这叫截胡。
广告转化突然跳水,也别第一时间去改广告。
90%的可能是大环境变了。
是不是有新卖家用超低价冲进来搅局?
是不是对手报了秒杀?
打开你的“品牌分析”后台,看看搜索词排名有没有剧烈变化,就知道是不是有“野蛮人”入侵了。
把自动广告跑出来的词单独开个手动,结果死了。
这太正常了。
因为在自动广告里,这个词可能是在“商品页面”这种黄金位置出的单,你单独拿出来开手动,系统默认给你匹配到“搜索结果顶部”,这两个位置的转化逻辑完全不同。
说白了,现在做亚马逊广告,不能再像个会计一样只盯着数字。
得像个侦探,从数据里找到线索,推断出系统和买家的行为逻辑。
把每个广告活动都当成一个独立的实验,控制变量,小步快跑地测试。
这比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爆款”活动上,要稳得多。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新优化广告(别在盲目调价了亚马逊新人必须掌握的10个广告优化逻辑)》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