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投seo官网(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

放心投seo官网(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

admin 2025-11-01 技术支持 39 次浏览 0个评论

园区营收连续5年年均跨过1个百亿台阶;

区内近2/3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甚至同比增长200%以上;

一批企业逆势增资扩产,超过新上工业项目总数的1/3……

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很多行业投资收缩、发展遭遇寒冬的情况下,安徽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却一派生机勃勃,各项经济指标逆势增长。

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这个开发区有什么秘诀?

“省委提出‘创新之问’,吹响了创新突破、争先进位的号角。园区努力答好‘创新之问’,奋力往前赶。今年1—9月,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2.1%、10.9%、116.9%,均居全市第一。”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永付表示。

数据,是发展最硬的“成绩单”。相比风口上起飞,逆风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更显难能可贵。逆势增长,中新苏滁高新区有什么样的秘诀?

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这个开发区有什么秘诀?

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黑马”不是一匹,而是“马群”

如果把中新苏滁高新区比作逆势飞扬的“黑马”,那么其实它不是一匹,而是一个“马群”。

2022年7月落户中新苏滁高新区的旭合科技,虽然是行业新兵,但已然成为光伏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也是园区“马群”中有代表性的一匹。

旭合科技刚成立时,光伏行业仍处在扩张期,产能高速增长。然而,当2023年底一期项目投产时,行业却迅速进入调整与洗牌阶段。“这两年行业一直处于低谷期,一些行业新势力都退出了,但我们不仅没有萎缩,还在加快发展。”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CTO路忠林博士说,2024年企业实现产值13.5亿元,今年1—9月产值达15.91亿元,全年有望实现翻倍式增长。

2025年,旭合顺应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技术升级与效率跃升,加大科技攻关投入力度,加速推进超高效N型光伏电池技术更新,光电转换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同步提升。项目达产后,依托技术红利带来的产品溢价与市场份额扩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行业低谷期更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改变不了大的行情,但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路忠林看来,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实验室研发,而是面向客户实际,注重微创新,让技术始终处于行业一流水平。

像旭合科技这样的企业,在中新苏滁高新区还有一批。它们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现象:在行业低谷期逆势高速增长,在整体产能收缩阶段逆势增资扩产。

今年1—9月中新苏滁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共155家,产值同比正增长企业超百家;今年新签约的工业项目中,1/3是园区内企业再投资项目。

逆势增长的“苏滁现象”从何而来?

在专家看来,这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关键是有一批高质量的企业和项目。中新苏滁高新区高质量项目占比达10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突破七成,园区项目的高、精、新是业内共识。

“从诞生之初,我们就肩负特殊使命,一开始就明确高端化、国际化的产业定位,坚决不走‘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老路。”郭永付说,作为中新两国、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合作共建的“试验田”,中新苏滁高新区始终紧扣滁州产业根基与长三角产业布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承接优质产业转移。

围绕“高端、品牌、外资”的定位,园区在招商中下足了功夫。特别是今年以来,园区重组工业、科技、三产三支专业化招商团队,以链式招商、以商招商的精准打法,吸引一个个项目落地。为了提高项目质量,园区对准入项目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严标准、高门槛,精准锚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及供应链关键企业。

“我们的招商地图上,‘专精特新’和‘单打冠军’永远是红标重点。”中新苏滁高新区投资合作促进局副局长仇成付说,园区现有3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有9家世界500强、45家上市公司、近60家外企、高新技术企业超110家。

大量高、精、新项目,如同动力强劲的“引擎”,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投资力量和发展增量。2024年园区GDP增长1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5%,实际利用外资7019万美元,均居滁州市第一。

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清醒认知与战略定力,对项目高质量的严格把关,是中新苏滁高新区逆势增长的首要秘诀。

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这个开发区有什么秘诀?

意特利(滁州)智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聚能环”效应

高、精、新项目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站得住、长得大。只有将一个个企业“幼苗”,培育成产业“参天大树”,才能聚木成林,形成有竞争力、有韧性的产业集群,筑就抵御风雨的牢固根基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意特利研发生产的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不仅能为航母、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造装备,更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让国产“工业母机”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虽然企业源于上海,但意特利并非产业转移项目,而是园区自主培育的硕果。自2017年落户以来,企业从租赁厂房起步,在园区精准支持下,迅速壮大至自主拿地扩建。

“五轴机床研发是烧钱的‘硬骨头’,当初差点卡在‘缺钱少援’的坎上。”意特利公司项目经理朱广蕾说,重投入、长周期的特性,让传统金融“不敢投”,资本市场“看不懂”。关键时刻,园区将其纳入重点孵化名单,用重大产业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政策资金织就“全周期护航网”。截至2024年底,累计超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助推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2000万元跃升至4亿元。

这样的孵化奇迹,在中新苏滁高新区正批量上演。“从孵化厂房里的‘幼苗’,到拿地扩产的‘大树’,这条成长路径已成为园区的‘培育范式’。”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张瑞说。

为让更多“意特利”破土而出,园区打出培育“组合拳”:7个“定向工业坊”以灵活租赁为初创企业减负,通过孵化培育,20多家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二次投资;引入麦腾科创智慧天地,让创新要素加速“聚能”;深入实施“腾笼换鸟”战略,2020年以来累计清理腾退低效项目50个,利用盘活资源招引项目45个;高企辅导、创业大赛、金融沙龙搭建起“成长阶梯”,助力企业从“幼苗”成长为“隐形冠军”。

创新是企业穿越周期的“通行证”。中新苏滁高新区以创新为核,构建“孵化育苗—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创新生态,成为吸引企业、人才、技术汇聚的“强磁场”。

今年7月,滁州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套搭载AI大模型的无人机系统成功首飞。这项尖端技术的诞生与部署,凝结着多家企业与高校的联合智慧。从图纸到产品的跨越,背后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创新生态的托举。

“园区给的不只是场地,更是让技术从实验室跳向市场的‘转换器’。”明晟智能董事长秦家明说,企业落户即融入创新生态:牵头成立安徽首个民办非营利性“明晟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引入滁州首只民营人工智能专项种子基金,同步搭建众创空间,与大院大所共建联合实验室。自去年10月研究院揭牌,多个“AI+工业”项目已启动,覆盖食品、光伏、半导体、汽车等关键领域。

创新生态的厚度,决定产业攀升的高度。在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中,中新苏滁高新区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优化政策环境,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以“研产贯通”为抓手,加速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今年以来,中新苏滁高新区获批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6家、安徽省级众创空间2家,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2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攀升。

“我们将园区打造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科创雨林’,顶尖资源在此汇聚,企业全周期获得孵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在张瑞看来,这种环环相扣的创新“聚能环”效应,是驱动园区逆势增长的核心引擎。

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这个开发区有什么秘诀?

苏滁国际商务中心

十年4次投资背后的信任密码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首个省外合作项目,中新苏滁高新区无论是园区规划建设,还是营商服务环境,都是平移最先进的理念。这让园区在发展中拥有“先天”优势,但“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透过园区绿化布局和城市道路标准,就能看出比其他地方要领先很多,跟沪苏浙发达地区没有区别。”全国劳模、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说。

除了硬件建设的高标准,更重要的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在软环境方面,对“苏州经验”进行了全面复制和升级。

“反映问题不过夜”,这是中新苏滁高新区给张伟兴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企业投产后,市领导调研时,他随口提及了三个难题:招工困难、网络速度慢、公交不到厂门口。“本来没抱太大期望,毕竟很多配套还在完善中。”他没想到的是,当天招工和网络建设问题就协调解决,就连公交公司都专门调整了线路,一个月后班车就通到了厂区门口。这份“说办就办”的效率,让企业坚定了投资信心。

作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胜华波与中新苏滁高新区十年相伴成长。“反映问题不过夜,政策兑现不拖延,奖补到位不打折,政府帮扶暖企心。”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园区的努力付出,换来的是企业一次次追加投资。十年间胜华波连续三次追加投资,今年占地100亩的第四期项目扩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每一次投资都是一次信心投票,园区用实打实的服务让我们敢投、愿投、放心投。”张伟兴说。如今,胜华波已成长为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雨刮器总成占全国近30%市场,座椅电机拿下全球25%份额。

“企业来投资是信任我们。”中新苏滁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甘澜表示,招商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项目能否落地扎根,拼的是营商环境与服务。

在“硬环境”上,中新苏滁高新区配套建设了优质蓝白领公寓、邻里中心、学校、景观公园、文体中心等,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理念,将“产业园区”升级为“现代化产城融合新城”;在“软环境”上,园区创新推行“一页纸项目管理”模式,从签约到达产全程跟踪,土地、规划、建设同步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

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这个开发区有什么秘诀?

蓝白领公寓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中新苏滁高新区服务的核心准则。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园区搭建“政策计算器”“企业服务超市”,为企业精准画像、匹配政策,实现“政策找企”。

更亮眼的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在安徽独家实行的“二号章”制度。省政府赋予园区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覆盖项目审批、土地等领域,让企业“不出园区办完事”。同时,园区升级一站式大厅,实现“一人一窗通办”“不见面审批”,一般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施工许可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

2024年,中新苏滁高新区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今年以来新签约工业项目39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高质量项目占比100%。

“走过这么多地方,苏滁的营商环境是最接近苏州工业园区的。在这里,企业可以安心生产、放心经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中去。”落户的企业家说。

好的营商环境是赢得企业信任的关键密码,让企业在逆势中仍敢投、愿投,夯实了园区逆势增长的基石。(吴明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放心投seo官网(每年跨过1个百亿台阶)》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