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亚马逊卖家来说,自动广告是入门时最常用的投放方式 —— 简单、方便、省事。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自动广告跑了一周,烧了几百美金,数据却惨淡。曝光平平,点击稀少,基本没订单,和理想中的“轻松起量”差了十万八千里。
于是很多人得出一个结论:“自动广告不行”。
但其实,大多数自动广告没效果,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无用,而是你不会设、不懂调、不敢改。
今天就告诉你,一套实操可复制的自动广告优化策略,是如何在7天内让流量提升3倍以上、跑出核心转化词和关联ASIN的。
一、自动广告到底在干什么?自动广告的核心作用其实有两个:
系统自动匹配关键词和竞品,挖掘潜在搜索词和商品位流量辅助新品/低权重Listing起量,推动初期数据积累,引导系统理解你的产品属性很多人误以为:“我不设关键词,亚马逊自己给我安排流量”,听起来很好,但忽略了一点:
广告系统虽然自动分发,但依旧依赖你的“信号”来判断推给谁看。
这些信号正是你在广告设置过程中所忽略的关键。
二、自动广告跑不动的三个常见问题只开一个广告组,不拆流量路径你把所有预算塞进一个广告组,亚马逊系统的四个投放逻辑(紧密匹配、宽泛匹配、替代商品、互补商品)混在一起跑,结果造成预算分散,定位混乱,核心词得不到足够资源。竞价太保守或太激进初期出价0.2刀;不出单就猛拉到1刀。反复调整,系统无法稳定学习,也不知该将你展示给哪个受众。Listing本身内容信号不足标题、五点、描述、Search Terms等信息不全面,系统不知道你产品到底是什么,于是匹配错误人群,不精准,自然点击不来。很多卖家就是在这三点上踩坑,最终得出结论“自动广告没用”。
实际上,只要搭建正确的结构+科学调优节奏,自动广告不但有效,而且是你整个广告体系中最稳定的数据源和引流器。
我们常用一套名为“ABCD法”的策略,专门优化自动广告,适用于所有产品阶段,尤其是新品和中等流量品。
第一步:拆分结构,建立标准四组自动广告
你搭建一个广告活动后,不要只建一个广告组。而是拆成如下的四个广告组,每组单独设置出价。
A组:紧密匹配(Close Match)用于精准提取买家核心搜索意图关键词,核心数据来源B组:宽泛匹配(Loose Match)拓展长尾流量和边缘兴趣流量,有助于找潜力词C组:替代商品(Substitutes)跑出与你类似产品的竞品ASIN,后期可做ASIN定位D组:互补商品(Complements)测试捆绑销售+引流辅助,适合提高广告多角度触达为什么要独立设置四组?因为每组的关注点不同,只有独立之后你才能精准监控各组表现,分别调整竞价,激活优质路径,砍掉低效预算。
第二步:初始竞价设定建议
A/B组(关键词匹配类):0.6~0.8美元(根据类目市场CPC调整)C/D组(商品定位类):0.3~0.5美元都开启“动态竞价-只降低”策略,避免初期被系统随机抬价造成浪费预算建议:每组控制在10-15美金/天,确保系统可以推进至少30~50次展示测试机会。
四、优化周期如何操作:7天一轮,循环迭代Day1~Day3:数据采集观察期
启动四组广告后,暂不干预,记录每个广告组的曝光、点击、CTR、平均CPCDay4~Day7:初步调整期
找出点击高但不转化的词,适当降价或加入否定关键词找出转化好的搜索词/ASIN,及时标记,导入手动广告进行精准投放均衡预算,让表现好的组调高15%-20%,表现差的组削减至5-10美金保持每周更新,将跑出来的高表现词导出到手动精准广告中,让自动广告变成手动广告的数据喂养器。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亚马逊自动广告怎么优化(亚马逊自动广告没效果一套优化策略直接提3倍流量)》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