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具体用法前,咱们得先明白 UNICODE 函数的核心作用。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返回字符对应的 Unicode 编码的工具。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Unicode 编码是什么?跟我有啥关系?” 其实 Unicode 就像给全球所有字符(包括中文、英文、特殊符号、表情符号等)分配的 “唯一身份证号”,每个字符都对应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编码。比如 “中” 字的 Unicode 编码是 20013,“A” 的编码是 65,“©”(版权符号)的编码是 169。
以前咱们遇到特殊字符问题,要么靠 “猜”,要么到处查编码表,费时又容易出错。但用 UNICODE 函数,只要输入要查询的字符,瞬间就能得到它的 “身份证号”,不管是区分相似字符,还是排查乱码原因,都能帮上大忙。
而且它还有个超实用的优势:支持全类型字符。不管是中文汉字、英文字母、数字,还是特殊符号(比如℃、€)、表情符号(比如、),UNICODE 函数都能准确识别并返回对应的编码,覆盖工作中 90% 以上的字符场景。
很多人一听到 “编码”“函数” 就觉得复杂,但 UNICODE 函数的语法其实简单到 “离谱”,新手看一眼就能学会。
1. 基本语法结构UNICODE 函数的完整语法只有一个必填参数,没有任何复杂的可选参数,公式写起来特别轻松:
=UNICODE(要查询的字符)
这里的 “要查询的字符” 有两种输入方式:
直接输入单个字符,比如=UNICODE("中")、=UNICODE("A");引用包含单个字符的单元格,比如 A1 单元格里是 “©”,公式就写成=UNICODE(A1)。2. 举个例子更直观咱们用几个常见场景举例,大家一看就懂:
想查 “好” 字的 Unicode 编码,输入公式=UNICODE("好"),按回车后会返回 22909,这就是 “好” 字的专属编码;A2 单元格里是特殊符号 “™”(商标符号),输入=UNICODE(A2),会返回 8482,这就是 “™” 对应的编码;甚至表情符号也能查,输入=UNICODE(""),会返回 128522,这就是微笑表情的 Unicode 编码。是不是特别简单?不管是直接输入字符,还是引用单元格,只要确保 “要查询的字符” 是单个字符(注意:一次只能查一个字符,不能查多个字符组成的文本),公式就能正常运行。
三、实战!5 个高频场景,解决工作中的字符难题光懂语法不够,咱们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来练手,看完这 5 个案例,你就能应对大部分特殊字符问题了。
场景 1:区分 “肉眼难辨” 的相似字符需求:做数据核对时,发现两份表格里的 “空格” 看起来一样,但数据匹配时就是对不上,怀疑是 “全角空格” 和 “半角空格” 搞的鬼,需要确认两者的区别。
这是工作中很常见的坑 —— 全角空格(通常在中文输入模式下输入)和半角空格(英文输入模式下输入)肉眼看起来完全一样,但实际是不同的字符,对应的编码也不同。用 UNICODE 函数就能轻松区分:
操作步骤:
在空白单元格(比如 B1)输入全角空格,在 B2 单元格输入半角空格;在 C1 单元格输入公式:=UNICODE(B1),按回车后返回 12288(这是全角空格的编码);在 C2 单元格输入公式:=UNICODE(B2),按回车后返回 32(这是半角空格的编码);通过编码差异,就能明确区分两个 “看起来一样” 的空格,后续修改时也能精准定位问题。小贴士:除了空格,还有很多相似字符(比如 “1” 和 “l”(小写 L)、“0” 和 “O”(大写字母 O)),都能用这个方法区分,避免数据核对时出现 “明明看起来一样,却对不上” 的情况。
场景 2:排查乱码问题,找到字符根源需求:跨境电商的产品表中,有个特殊符号 “€”(欧元符号)在同事电脑上打开后变成乱码,需要确认这个符号的编码是否正确,以便排查乱码原因。
遇到乱码问题时,先确认原字符的 Unicode 编码,再检查对方设备是否支持该编码,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关键:
操作步骤:
在自己的 WPS 表格中,找到显示正常的 “€” 符号所在单元格(比如 A3);在空白单元格 D3 输入公式:=UNICODE(A3),按回车后返回 8364(这是欧元符号的标准 Unicode 编码);告诉同事查询乱码字符的编码:如果同事那边显示的编码不是 8364,说明字符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需要重新发送原文件;如果编码是 8364 但显示乱码,说明对方设备的字体不支持该符号,建议更换常用字体(比如宋体、微软雅黑);按照这个方法,很快就能定位乱码原因,避免反复沟通浪费时间。场景 3:批量查询字符编码,制作编码对照表需求:做外贸工作的小伙伴,需要给国外客户提供一份 “中文姓名 - Unicode 编码” 对照表,方便对方系统识别中文姓名,避免显示乱码。
如果手动查每个汉字的编码,几十上百个名字能查到手软,但用 UNICODE 函数搭配下拉填充,几分钟就能搞定批量查询:
操作步骤:
假设 A 列(A2:A20)是需要查询的中文姓名(每个单元格一个汉字,比如 A2 是 “张”,A3 是 “三”);在 B2 单元格输入公式:=UNICODE(A2),按回车后得到 “张” 字的编码 24352;选中 B2 单元格,把鼠标放在单元格右下角,当光标变成 “小方块” 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直到 B20 单元格,这样 A 列所有汉字对应的编码就会自动填充到 B 列;最后把 A 列(汉字)和 B 列(编码)整理成表格,就是一份完整的 “中文 - 编码对照表”,发给客户后能有效避免姓名显示乱码的问题。场景 4:判断字符类型,辅助数据清洗需求:整理用户注册数据时,需要筛选出 “纯中文姓名” 的记录,排除包含英文、数字或特殊符号的姓名(比如 “李 123”“王 Tom”),用 UNICODE 函数能快速判断字符类型。
原理很简单:中文汉字的 Unicode 编码范围是 19968-40869,只要判断字符编码在这个范围内,就能确定是中文汉字。
操作步骤:
假设 A 列(A2:A50)是用户姓名;在 B2 单元格输入公式:=IF(AND(UNICODE(MID(A2,ROW(INDIRECT("1:"&LEN(A2))),1))>=19968,UNICODE(MID(A2,ROW(INDIRECT("1:"&LEN(A2))),1))<=40869),"纯中文","含其他字符");公式解析:MID 函数先把姓名拆分成单个字符,ROW (INDIRECT (...)) 生成字符位置序列,UNICODE 函数查询每个字符的编码,AND 函数判断所有字符编码是否在中文范围内,最后用 IF 函数返回 “纯中文” 或 “含其他字符”;按 Ctrl+Shift+Enter(数组公式需按此组合键),再下拉填充公式,就能快速筛选出纯中文姓名的记录,辅助数据清洗。需求:做社交媒体运营时,需要在文案中插入表情符号,但有些表情在微信、微博、Excel 中显示效果不同,想确认表情的 Unicode 编码,确保在不同平台正常显示。
现在很多工作场景会用到表情符号,用 UNICODE 函数查询编码,能帮你确认表情的兼容性:
操作步骤:
在空白单元格(比如 A1)输入要查询的表情符号(比如 “”);在 B1 单元格输入公式:=UNICODE(A1),按回车后返回 128077(这是 “点赞” 表情的 Unicode 编码);去相关平台的 “表情编码适配表” 中查询该编码,如果平台支持这个编码,表情就能正常显示;如果不支持,就换一个编码兼容的相似表情;比如 “” 的编码是 128522,在大部分平台都能正常显示,而一些小众表情的编码可能只支持特定平台,提前查询能避免显示异常。四、进阶技巧:2 个组合用法,解决更复杂问题学会基础用法后,再试试这两个 “组合技”,能应对更复杂的字符场景,让你处理数据更高效。
技巧 1:结合 CHAR 函数,实现 “编码转字符”有时候咱们会遇到相反的需求:知道 Unicode 编码,想还原成对应的字符(比如看到编码 “169”,想知道对应的是 “©” 符号)。这时候就需要搭配 “CHAR 函数”,实现 “编码→字符” 的转换。
公式:=CHAR(Unicode编码)
比如知道编码是 169,输入=CHAR(169),按回车后会显示 “©”;知道编码是 20013,输入=CHAR(20013),会显示 “中” 字。
这个组合在处理编码数据时特别有用,比如拿到一份 “编码列表”,不用手动查,用 CHAR 函数就能批量还原成字符,效率直接翻倍。
技巧 2:结合 COUNTIF 函数,统计特定类型字符数量需求:一份产品描述文本(比如 A1 单元格),需要统计其中包含的 “特殊符号” 数量(比如™、©、℃),用 UNICODE 函数搭配 COUNTIF 函数就能实现。
原理:特殊符号的 Unicode 编码有特定范围(比如常见特殊符号编码在 32-126、160-255 之间),先判断每个字符的编码是否在这个范围内,再统计数量。
公式:=SUMPRODUCT(--(AND(UNICODE(MID(A1,ROW(INDIRECT("1:"&LEN(A1))),1))>=32,UNICODE(MID(A1,ROW(INDIRECT("1:"&LEN(A1))),1))<=255)))
公式解析:MID 函数拆分字符,UNICODE 函数查编码,AND 函数判断编码是否在特殊符号范围,-- 把逻辑值转为数字(TRUE=1,FALSE=0),最后用 SUMPRODUCT 函数求和,得到特殊符号的总数量。
比如 A1 单元格的文本是 “WPS™办公软件 ©2025”,用这个公式计算后会返回 2,正好对应 “™” 和 “©” 两个特殊符号,统计结果精准又快速。
五、避坑指南:3 个常见问题,轻松解决报错用 UNICODE 函数时,偶尔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别慌,这 3 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好,能帮你少走弯路。
问题 1:输入多个字符,返回错误值 #VALUE!原因:UNICODE 函数一次只能查询 “单个字符” 的编码,如果输入多个字符(比如=UNICODE("中国")),函数无法识别,就会返回值错误。
解决方法:
如果要查询多个字符的编码,需要逐个查询,比如查询 “中” 就写=UNICODE("中"),查询 “国” 就写=UNICODE("国");如果要批量查询多个字符的编码,把每个字符单独放在一个单元格里,再用=UNICODE(单元格引用)的方式批量生成编码,避免在一个公式里输入多个字符。原因:WPS 版本过低,旧版本可能不支持表情符号的 Unicode 编码识别,导致无法返回正确结果。
解决方法:
打开 WPS,点击左上角 “文件”→“帮助”→“检查更新”,将 WPS 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升级到 2023 及以上版本);升级后重新输入公式,表情符号的编码就能正常显示了。问题 3:返回的编码与预期不一致原因:输入的字符包含 “不可见字符”(比如隐藏的空格、换行符),导致 UNICODE 函数查询的是 “不可见字符” 的编码,而不是你想查的字符编码。
解决方法:
选中包含字符的单元格,按 “Ctrl+Shift+8”(或点击 “开始”→“编辑”→“查找和选择”→“定位条件”→“对象”),检查是否有不可见字符;如果有不可见字符,用 “查找和替换” 功能(Ctrl+H)将其删除,再重新输入要查询的字符;重新输入公式,就能得到正确的编码了。六、总结:UNICODE 函数的 3 个核心优势,建议收藏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 UNICODE 函数的用法,最后再总结一下它的核心价值,方便大家记忆和应用:
精准区分字符:能快速区分肉眼难辨的相似字符(比如全角 / 半角空格、相似字母),避免数据核对出错;排查乱码根源:通过查询字符编码,轻松找到乱码原因,解决不同设备、不同平台的字符显示问题;简单易上手:语法只有 1 个必填参数,新手 1 分钟就能学会,不用记复杂公式,实用性拉满。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Unicode字符查询网站如何实现字符搜索(WPS 字符编码神器UNICODE 函数)》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