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使命就战胜了恐惧”
——记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护士李田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马凯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护士李田勇敢地选择“逆行”。当看到医院党委发出的支援武汉倡议书后,她义无反顾地向医院提交了驰援武汉的请战书,希望能够赴武汉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2月17日,在接到援鄂通知后,李田告别了丈夫和母亲,并嘱咐家人照顾好三岁半的孩子。尽管有万般纠结、千般不舍,但家人还是支持她参战,与家人匆匆告别后,她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但她知道哪里更需要她。于是,李田作为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心怀信念与不舍奔赴武汉,踏上抗疫的征程。
到达武汉后,李田被安排到了武汉中心医院,也就是李文亮医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危重病人较多。面对众多的确诊患者,李田也心有余悸。她坦言,“刚到医院确实也有些害怕,但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就不怕了。我知道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的使命,理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驰援武汉期间,李田每天都需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10个小时,采血、输液、采集鼻咽拭子、发放口服药、发放配餐、病区消杀及护理新冠患者,这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
在她护理的患者中,有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因没有家人的陪护再加之身体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医生要求李田要一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两小时书写一次护理记录,两至三个小时喂一次水,两小时协助翻一次身,大小便后及时清理更换尿不湿,以确保皮肤的完整性,防止压疮。除这些日常护理外,李田还需要负责老人一日三餐的进食。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加上戴着假牙,需要时刻注意不能碰到假牙,又因为每日的餐食里有带鱼,还得小心鱼刺,这样下来给老人喂一次饭至少需要40分钟,每次给老人喂完饭,她的整个后背都是湿透的,腰都直不起来。
与此同时,李田还请缨照顾起了一位因为没有家人陪伴,情绪一度非常暴躁的老人。每次在老人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的时候,李田就主动跟他聊天,有时老人听不懂,她就想办法画出来。经过她的悉心照顾,老人最终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为了更好地节约物资和照顾患者,工作期间李田强迫自己不喝水,不上厕所,但她对这一切无怨无悔,再苦再累也努力坚持,只希望患者早日战胜病毒,康复回家。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在她尽心尽力照顾武汉的患者时,远在家乡的至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
刚到武汉一个星期,一手带大李田的奶奶便因病去世。为了让她安心工作,家里人隐瞒了消息。当援鄂医疗队结束隔离回到家后,得知消息的李田泣不成声。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成了她最大的遗憾。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不仅因为我是党员,是护士,更因为家人对我的支持,我相信爱我的奶奶一定会理解我的。”李田说,她无怨无悔,因为武汉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支援战士,大家都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舍小家为大家。“其他医护人员能够如此义无反顾,我也可以。”
“这次援鄂抗疫,我见证了许多感人的画面,也看到了特殊时期大家为同一个奋斗目标,不分你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样子,这些都是我不可忘却的珍贵记忆。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延续抗疫期间团结一致、共同抗疫的精神,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李田说。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天水优化鱼刺(记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护士李田)》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