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在《葬书》中开篇写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句话点明了整个风水体系的核心——“气”。这里的“气”,并非玄虚的概念,而是古人对自然环境能量状态的一种理解。用现代语言来说,它其实包含了空气流动、负氧离子浓度、温湿度等一系列影响居住环境的物理因素。
“气”有两个关键特性:“聚”与“活”。比如,绿意盎然的庭院,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沛,就是“生气”旺盛的体现;而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容易滋生霉菌、空气凝滞,就属于“死气”聚集。风水所做的,正是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引导和优化“气”的流动状态——让能量既不停滞,也不过于急促。
例如,传统四合院中的天井,既保证了空气的自然流通,又避免了强风直冲造成“散气”;现代家居中常说的不宜“穿堂煞”(即门窗直通),其实也是为了调节室内气流速度,维持一种平缓、稳定的环境氛围。
所以,“藏风聚气”的风水追求,本质上与现代人所关注的居住舒适度、环境健康以及空间心理学是相通的——都是在寻找一种让身心感到安宁、和谐的空间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优化气(气风水理论的灵魂核心)》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