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部于2011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的法国影片《她们》,这是曾三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摘得过最佳导演银熊奖的波兰女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独立指导的第四部剧情长片,演员阵容集结了朱丽叶.比诺什、主演过欧容《新女友》的阿娜依斯.德穆斯蒂埃,以及主演了《冷战》的尤安娜.库里克。由于导演当时比较缺乏影响力,本片在世界范围都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它的母题指涉、立意构思大胆又细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思和讨论价值。
《她们》海报
《她们》的主线剧情展示了一位由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在行业内有一定成就和资历的女记者对她在某个网站结识的两位援交女孩交流采访并和她们渐渐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的过程,以此作为她将要完成的关于援助交际内幕的新闻调查的重要素材。简单来看,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部揭露援交系统丑恶以及对援交者投注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事实上,它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意图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揭露目的,但是,一层更加内涵的文本显示,“她们”并不仅仅指代她们,对边缘群体问题的展示只是水面之上冰山的一小部分,水面之下的巨大阴影才真正让人细思极恐。
现代职业女性的困境
《她们》的剧作结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双线并行,记者的采访之外,关于记者的家庭生活展示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电影的开场是一个清晨,刚刚熬过夜记者还在困惑于自己的报道,此时大儿子进入空间,抱怨母亲没有准备好早饭,在这里就已经显示出了,本片的第二层主题,即当代职业女性的艰难处境,家庭劳务和个人实现难以调和的冲突。之后她起身开始催促小儿子上学、准备早饭等等一系列事务,着整个过程导演采用手持摄影并且采取很小的景别,以营造出一种逼戾的压抑氛围,在儿子们和丈夫出门之后,导演才终于给出一个客厅的全景,这时候女主角从画面左侧入框并停留在一侧构成不平衡构图,片名缓缓现于画面中央。
片头构图
像购物、做饭此类等等家务和对援交者的采访交替编织,前者的表现要更加细致,使观众和角色共同陷入到一种琐碎和烦躁的情绪之中,在此过程中,女记者逐渐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情节的递进、二者的并置对比也让观众逐渐察觉到两种生活的同质性,最终传达出导演的一种女性主义倾向,而不仅仅将主题停留在对边缘群体的关注。
记者和妓女逐渐产生亲近
而影片的第三层主题,在援交者的闪回中和口述中都略有体现,当记者问到她们的客人都是哪类人群时,得知招嫖者都是一些中产阶级中年男人。影片中后段记者丈夫的一些客人来访,在餐桌上有一场记者视角的主观超现实段落,她看到桌上的宾客们都变成了她受访者所经历的那些嫖客,围坐一桌,或弹着吉他,或侃侃而谈,最后记者也跟着所有人在一片欢快而令人激动的氛围里唱起了歌。这个设计进一步强化了男权社会里普遍意义上的女性和妓女并没有本质区别的论点:那些猥琐的嫖客,实际上就是看上去正常社会里的每一个丈夫。
援交少女和嫖客
另一个重要依据是结尾妻子向丈夫求欢失败,而导演对于援交场景中嫖客的展现又是及其粗暴扭曲的,以及将嫖客和妓女畸形变态的性场景和女记者的自慰场景交互并置构成表意,这里上升到了对整个法国资产阶级的深刻讽刺,那种病态的、压抑的、貌合神离的家庭关系,终将成为社会堕落的一股强劲的推力。导演同时把这种冷漠疏离落实到了视觉风格,记者家中的室内布景以白色为主要基调,偏写实的冷硬打光,造成昏暗又冷淡的视觉感知。
中产生活
影片的结尾,是和开头一样的客厅全景,和开头形成呼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同时响起了神圣庄严的古典配乐,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安详,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结尾的字幕伴随着这个场景在画面右侧出现,像是一个闭合的回环,一个宿命的轮回,那件苍白的房子,如同社会的缩影,女性的命运就是在其间打转、周旋,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无形的束缚。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她们电影网站建设(她们的双重指涉)》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