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排名函数vlookup(他不是程序员)

SEO排名函数vlookup(他不是程序员)

admin 2025-10-16 代理合作 154 次浏览 0个评论

一个人、一个工具,怎么把“上班烦恼”变成持续赚钱的生意?

SEO排名函数vlookup(他不是程序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吸引人的故事开头|“不写代码的上班族,也能做产品赚钱?”

David Bressler,是个普通不过的上班族。

白天是数据分析部门主管,Excel是他每天的“搭子”。

但也是这个“搭子”,让他烦透了。

你想想,表格里一堆公式,比如VLOOKUP、SUMIFS、IFERROR,复杂又易错,很多时候你自己都忘了写法。

他一开始也试着用ChatGPT生成公式,结果准确率只有85%,不稳定,效率并没有提升太多。

那段时间他压力很大,每天都想着怎么省时间、提效率。某天灵光一闪:

“如果我能做个工具,让大家用一句话就能生成公式,是不是能帮很多人?”

于是他开始折腾,没团队、不会写代码,全靠业余时间、用NoCode工具,做出了Formula Bot。

结果,一年之后,他一个人做的工具月入超2.6万美金,用户遍布120个国家。

2.是如何发现这个赚钱机会的?|机会就藏在你每天的“吐槽”里

David是怎么发现这个机会的?

其实很简单——从自己工作中不爽的地方下手。

他每天都要处理Excel表格,写公式、查语法、调格式,浪费大量时间。

一次偶然他用GPT生成一个公式,发现准度不够,他立刻意识到:

“全球有10亿Excel用户,难道就没人解决这个痛点?”

这个想法就像钉子一样扎在他脑子里。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刚需、高频、痛苦且没人认真解决的事。

而且这个点很容易传播——毕竟谁不讨厌写公式?

所以他开始动手做一个:只要你输入一句话,系统就自动帮你生成对应的Excel公式。

3.具体执行步骤|一套业余时间就能跑起来的商业模型

我们用完整的6步闭环模型,来拆解一下Formula Bot是怎么做到一个人实现年入30万美元的:

Step 1|用户是谁?(找到市场)

目标人群非常精准:

每天使用Excel、但不会写复杂公式的白领、会计、分析师、财务、行政,甚至创业者和学生。

这个群体庞大,而且非常痛苦,每天都在重复机械劳动,时间焦虑感特别强,愿意为“效率工具”买单。

Step 2|能提供什么价值?(匹配需求)

Formula Bot提供的核心价值就是一句话:

“一句话生成你要的Excel公式,还能解释给你听。”

不需要你懂函数逻辑,不需要去查Excel帮助文档,完全傻瓜式操作,大大提升了数据工作的效率。

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救命稻草级别的效率工具。

Step 3|你有什么能力?(找到优势)

你以为David是技术大牛?不是,他不会写代码,甚至没有技术背景。

但他有两个关键优势:

1.他本身是用户,深知Excel用户真正的痛点;

2.他学会用NoCode工具,比如Bubble.io,在不会编程的情况下搭建起完整产品。

他用Bubble做出最小可行版本(MVP),只要输入一句话,就能输出对应公式。

不是技术牛人也能做产品,这才是普通人可复制的核心。

Step 4|产品是什么?(打造商业模式)

Formula Bot是一个基于AI的Excel助手,产品形态非常清晰:

输入一句自然语言→输出准确Excel公式;

支持SQL查询生成、公式解释、跨表计算;

后期扩展数据可视化、自动生成图表、PDF表格转Excel等功能;

支持插件接入Excel与Google Sheets,完全融入用户原本的工作流程。

商业模式也很聪明:

每月5次免费生成;

超过后付费订阅,价格在9~15美元;

企业版按用户数计费,灵活又有复购空间。

Step 5|成本是多少?(控制投入)

他的成本极低,几乎是标准的“轻资产模型”:

用NoCode工具开发,0技术成本;

网站上线用Webflow + Gumroad;

无需租办公场地,也没有员工;

用户增长靠社交媒体与SEO,不打广告。

整个项目几乎就是“一人运营 + 产品赚钱 + 用户自传播”的状态,完全可复制。

Step 6|收益怎么算?(确保赚钱)

起初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线产品,结果第一周就赚了几千美元。

他用了三种方式不断提升收入:

1.与会计/财务类博主合作,通过视频演示带来10万+流量,转化率高达15%;

2.精细化做SEO,抢占“VLOOKUP生成器”“Excel自动化”等高搜索词;

3.免费+付费组合拳,降低使用门槛,转化率稳定在8%。

半年后,Formula Bot的月经常性收入突破2.6万美元,折算年收入超31万美元。

4.遇到的困难 & 解决方案|差点放弃的时刻,靠“用户反馈”救了命

起初最大的困难,是AI准确率不够。

很多用户反馈:“你这个工具输出错了,还不如我自己查。”

这时候David没死磕模型算法,而是做了三个动作:

1.开放用户反馈收集,积累用户句式、关键词语料;

2.用真实用户的数据训练专属模型,把准确率从85%提升到95%;

3.增加“公式解释”功能,让用户理解背后逻辑,信任大大提升。

这个思路很关键——不是追求技术完美,而是围绕用户反复打磨体验。

5.收益数据 & 复盘|真实赚钱 + 持续迭代,才是稳定增长的密码

产品发布半年,月收入突破2.6万美元,年收入超30万;

用户遍布120个国家,80万注册用户;

付费用户复购率高达80%;

企业用户占比从10%提升至35%,稳定增收;

某连锁餐饮客户每月用它节省20万元成本,直接变成长期客户。

这不是“爆红一把”的网红产品,而是真正跑通的“可持续盈利工具”。

6.给读者的可执行指南|不是AI会赚钱,是你会用AI做工具

如果你也想复制David的路径,下面这套思路可以直接用上:

从身边的“重复动作”找痛点

别瞎想风口,先看看你每天工作/生活中,有没有你自己都烦的环节?像写公式、导数据、剪视频

用 NoCode 工具先搭 MVP

Bubble、Webflow、Notion、Tally 等都可以快速搭建产品,别一上来就想找程序员。

免费+低价订阅模式验证市场

先提供免费试用,把真实用户拉进来,再通过基础订阅开始变现。

用户反馈是你最好的产品经理

别闭门造车,收集用户的问题,用来优化功能。你不一定最懂产品,但用户一定知道他要什么。

找对人帮你传播

找精准博主合作,比你发广告有效一百倍。

AI 不是神灯,但你得会许愿

“真正的门槛,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你能不能从别人‘不想做的事’里赚到钱。”

别再观望了,现在就是个体创业者和工具变现最好的时代。

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你还没开始做。

动手试试吧,下一个半年搞出年收入的,也许就是你。

转载请注明来自海坡下载,本文标题:《SEO排名函数vlookup(他不是程序员)》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